中信剖析入主中港麥當勞思路 董事長:加強顧客個人化服務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1/11 12:24

最後更新: 2017/01/11 12:24

分享:

分享:

中信股份(00267)牽頭財團以逾161億元入主麥當勞中港業務,與麥當勞達成戰略合作是跟隨內地經濟結構性轉型。

另外,麥當勞優質的品牌、規模及全球系統,加上逾50年的食品安全保證,給予集團進軍飲食業的信心。

麥當勞優質品牌 免食安爭議

中信是麥當勞中港業務新公司的最大股東,佔52%,將出任新公司主席的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接受訪問時表示,中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為保名聲,在收購方面非常嚴格,

我們關注內地食品安全標準,所以不會輕易進軍飲食業,以免捲入食品安全的爭議中,但麥當勞過去逾50年都在食品安全上有保證。

張懿宸笑言,公布收購當晚也有到金鐘海富中心的麥當勞概念店用膳,並點了自己最愛的豬柳蛋漢堡。

如果可以,每周也想到麥當勞用膳,可是太太不允許,但自己會經常帶子女到麥當勞品嘗美食。

中信、凱雷與麥當勞的戰略合作,早於去年6月已經開始進行商議。張懿宸透露,收購價其實在商議初段已經定了下來,逾90%時間都用於洽商特許經營權的細節,如大家對新公司未來的發展路向、三方未來如何發揮協同效益等等。

夥騰訊順豐 研發餐飲新科技

他指出,雖然店舖未來繼續貫徹麥當勞的經營方針,以其品牌及系統經營,但中信入主後,將為麥當勞帶來更多本土市場的資訊,並提供更多資源,如在店舖選址方面提供支持,同時在新科技的應用上得到更多啟發。

騰訊(00700)是中信資本的第二大股東,我們又是順豐的股東,相信未來餐飲經營上可以應用更多新科技,舉例稱騰訊最新的服務小程序毋須裝置在手機上,也能進行一次性的信息發送,我們可以參考有關的協同效益。

提高非金融業務比重 符目標

張懿宸稱,中信一直都是內地引入外資的窗口,也是內地最大的綜合企業,集團一直跟隨內地的需要經營不同業務,包括重工業、金融服務業等,隨着內地經濟轉向以消費主導,中信遂拓展消費飲食領域,而且提高非金融業務的比重亦符合中信的5年發展目標,故未來會繼續收購更多非金融業務資產。

市場有人質疑中信沒有飲食管理經驗,張懿宸反駁,中信過去經常拓展新業務,早已培育出一支優秀的管理團隊,

今次有合作夥伴一齊收購麥當勞,我們就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建基一個穩固的聯盟上。

麥當勞中港業務的股東結構雖然相同,但兩地未來發展方針略有不同。張懿宸稱,香港將是試行新產品、新體驗的創意中心,內地賣的是優質餐飲體驗。

內地力拓三四綫 不打價格戰

中信擬於未來5年在中港開設1,500家新餐廳,當中內地以拓展三、四綫城市為主。張懿宸指出,內地一、二綫城市的餐飲業競爭激烈,可供開店的空間亦有限,但不少三、四綫城市居民都認為屋企附近開設麥當勞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可見發展潛力巨大。

不過,他強調,集團在拓展新領域的時候,不會以價格作招徠。

內地一個飯盒只要10至15元人民幣,麥當勞一定不會走這條路,麥當勞是一個優質品牌,我們賣的是餐飲體驗,令人覺得在麥當勞用膳是物有所值。

港定位創意中心 拓新服務形式

香港麥當勞方面,張懿宸稱,香港麥當勞的業績持續優秀,可成為內地業務的楷模,未來中信除繼續奉行「以人為本、以客為先及食品質素安全第一」3大原則外,亦有意將香港麥當勞打造成創意中心,在食品種類、服務及顧客體驗方面創新,重點發展全新的餐廳服務形式Experience of the Future(EotF),如計劃推出新手機程式,讓顧客全方位掌握麥當勞動向,並於今年招聘500名顧客服務團隊的成員,為顧客提供貼心及個人化的服務,同時會增加6時後提供送餐服務的店舖數目。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