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韡玲:筍還是少吃為妙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01/24 16:33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9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iStock

如果說不時不食,那麼春天的蔬果自然教人想起筍了。春筍就是竹筍之一種。記得小時候,家裏是禁止吃筍的,母親說此品毒,尤其皮膚容易生瘡疥的,或者正在長瘡疥的,一旦吃筍就會使患處借傷成毒,更加嚴重。

到了今天,為了保護皮膚,我還是極少吃筍,但春天的筍一定會吃。為甚麼?

《本草綱目》對筍的評語是:

味甘平,性寒涼。治消渴,利水道。益氣、袪熱、消痰、爽胃。肺熱咳嗽、胃熱嘈雜者,食筍可醫。

由此得知,筍對胃部有好處,而且春天講護肝,中醫認為筍有滋陰涼血、利尿通便及養肝明目的功效;但就沒有指出它對皮膚有甚麼影響,可能因為性寒涼,一旦進入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體,就有雪上加霜的影響,連帶有瘡疥的部位都變得久久不能癒合。

要解毒嘛,切記烹調前必須用開水煮幾分鐘,把它帶有的難溶性草酸除掉。因為草酸很易和鈣結合成為草酸鈣,草酸鈣對尿道結石和腎結石都十分不利。成年人固然要少吃竹筍,兒童更加要避之則吉。

【其他熱話】食出最強大腦 7 種令小朋友更專注的天然食物

【其他熱話】 醫生拆解護膚品常見5大成分 避開致敏風險

【其他熱話】 李韡玲:石榴皮治牛皮癬

撰文 : 李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