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壓力崩潰求診 醫生心痛:母親只想女兒表演出色

親子

發布時間: 2017/02/13 18:43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8

分享:

分享:

最近有兩位學生自殺,令一位中三學生去信議員,表白內心世界:我與大部份的香港學生一樣,看不到未來。每天重複在學習,但卻不明白學習的意義。

令我想起其中一個個案,她在香港的頂尖名校讀書,她在小提琴方面極有天份,初中已經是學校樂團的中心人物,要參加很多校外校內或國際性的比賽,練習時間排得滿滿的。

第一次在診所會見她,一小時內她說的話少於三句,但她的眼淚卻濕透了校服,我遞給她紙巾,她沒有接過來,她任由眼淚直接落到校服裙上。

會面完之後,我身上的擔子千斤重,在她身上,我感受到甚麼是看不到將來。

第二次會面,我邀請她到治療室,利用具有不同象徵意義的東西表達自己。她用手銬將一個布偶鎖起來,再戴上面具,然後用把手槍直指向布偶的頭。

我跟她媽媽對話:

你女兒身心疲累,已經到了快要崩潰的地步,她不能做自己,要帶着面具做人。

其實她的老師對佢唔好,要佢做樂團的領袖,要佢帶新人,新人做唔好,個責任有落咗係佢嗰度。

咁你點處理?

我叫佢放鬆啲,唔使理佢哋,繼續練習,醫生,我帶佢來,其實係想你教佢點樣放鬆,等佢比賽嘅時候可以表現得更好。

原來比賽表現好才是媽媽的目的。之後她沒有再複診,因為媽媽覺得她應該以練習為先。

這個個案令我非常心痛,亦令我感受到非常之無奈。

假若成績和奬牌的追求已經把生活充塞得滿滿,生活就再沒有空間去感受和發掘意義,假若這種慢性的空虛和無奈的感沒有處理,再加上一個突發的壓力,就會衍生絕望的感覺,而這種絕望的感覺確實會把人推向自毁。

這個時刻,我們需要反省!

【更多熱話】教極都唔識?精神科醫生:專注力差不等於智力障礙

原文刊於「醫者心Sing」Facebook,TOPick獲授權轉載。

撰文 : 梁婉珊 精神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