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醫院急症室下周三啟用  2/3醫生新畢業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3/06 16:24

最後更新: 2017/03/06 18:23

分享:

分享:

(經濟日報記者攝)

天水圍醫院下周三(15日)開展8小時急症室服務,初期運作時間會由早上8時至下午4時,預計初期每日有150至200人次求診,院方將有12位醫生、40多名護士及支援人員輪流在急症室服務;至今年底延長至「朝8晚8」的12小時服務,屆時將可涵蓋約7成急症室求診的天水圍居民。

新界西醫院聯網急症科部門主管鄧耀鏗表示,天水圍醫院暫未提供住院服務,有需要留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的病人,將根據疾病種類、嚴重程度等,轉送至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跟進,前者如婦科、產科、腦外科、兒科等既有專科;後者如內、外科、骨科等,視乎病人病情而定。根據公立醫院經驗,2成往急症室求醫的病人需要留院,院方將與臨床部門協商,盡快開展住院服務。

他舉例說,急症室服務開展後,除非天水圍居民發生非常嚴重創傷事故,要按機制送往屯門醫院,否則所有當區居民如在早上8時至下午4時間需要急症救護服務,將會送往天水圍醫院治理。

鄧耀鏗指出,12位醫生是額外新增,包括1名顧問醫生及3名副顧問醫生;其餘8名為去年招聘、目前在屯門醫院和博愛醫院接受培訓的醫科畢業生,強調不存在分薄兩間醫院的人手。

他強調,未來兩年本港醫科畢業生將增加,在充分準備及配備充足人手後,冀盡快將急症室服務擴充至24小時,會繼續與醫管局商討,但承認難處在於人手招聘及分配。

新界西醫院聯網急症科顧問醫生李立業介紹,天水圍醫院急症室設有14間診症室、3間急救房,其中護士站設於急症室中央,以助緊密觀察病房及各診症室運作。醫院急症室亦會全面電子化,由登記、分流至診症期間的資料,會即時直接輸入電腦,有別於傳統急症室的手寫病歷卡。

他說,急症室亦設有2間專門接收精神紊亂病人的獨立病房,並預留特別通道,直接運送懷疑感染傳染病的病人,減低傳播風險;天水圍醫院亦是本港首間公立醫院設有戶外除污淋浴設施,可處理例如工業意外受化學品污染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