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有營 關鍵在消費者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3/16 00:46

分享:

分享:

食安中心首席醫生楊子橋稱,攝取過多鈉可引致高血壓,誘發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等。(譚德潤攝)

從食物中吸取過多鹽(鈉)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及心臟病風險,衞生當局近年積極呼籲市民減鈉,推動有營食肆,又在2年前成立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制定政策方向及工作計劃。

但成效如何?對比食安中心2006年涵蓋碟頭粉麵飯的風險評估研究,味菜排骨炒麵依然是碟頭粉麵飯「鈉王」,而且平均鈉含量更在10年間不跌反升。事實上,8款碟頭粉麵飯當中,經歷10年,3款的鈉含量上升,最勁是上班族常吃的焗豬扒飯,升幅逾6%。雖然有5款粉麵飯的平均鈉含量在同期下跌,但消委會認為幅度不大,10年間其實沒有明顯變化。

也許有人說,又不是餐餐吃,對健康影響不會很大吧。但高鈉食品造成的禍害與代價,非只個人承受,也會拖動醫療開支,尤其是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負擔,最終由納稅人齊齊付鈔。

【延伸閱讀】45%碟頭飯鈉超標 味菜排骨炒麵最鹹

根據本港統計處資料,2008年高血壓患者佔全港人口9.3%,2014年已上升至12.6%,2015年確診高血壓患者人數逾86萬名。

要解決高鈉食品的問題,關鍵是消費者的選擇。正如不少食肆老闆說,若他們主動減鈉,會得失客人。要食肆減鈉,動力必須來自消費者,從而驅動食肆改變。

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資料圖片)

身兼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委員的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指出,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前年成立而來,一直與食肆老闆、廚師等飲食業界人士保持溝通,提倡減鹽工作,業界雖不抗拒,但中菜多無標準食譜,廚師隨心烹調,難以改變他們的既有的烹調習慣,強調減鹽取決於前綫煮食人員的動力。

她坦言委員會目前不傾向立法規管食物中的鈉含量,仍以教育為先,「(立法)不是委員會的方向,在外國經驗看似容易、具成效,畢竟香港與外國飲食文化有差異,立法將較預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