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易生瘡?皮膚科醫生拆解背部暗瘡成因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04/06 13:29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6

分享:

分享:

背部生暗瘡真是有苦自己知。原來成因除了與皮脂分泌有關之外,身體的排毒功能欠佳、壓力,甚至出汗沒有抹身、月經不調亦有關。若是一般的痤瘡,而非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毛囊炎或疱疹,可從中藥調理,或經醫生處方西藥治療,但首要是調節生活習慣,不要捱夜及注意飲食。

油脂分泌旺 休息不足引致

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表示,背部是人體皮脂分泌最旺盛的部位之一,「有毛的地方都會生暗瘡,例如頭皮、大腿、手臂等」,特別是青春期油脂分泌旺盛,但30至40歲的上班族,由於工作壓力大、休息不足都會在背部長暗瘡,而經期前因荷爾蒙變化,同樣會令暗瘡加劇。在西醫角度,史泰祖指,一般可口服A酸或抗生素治療,但A酸會令皮膚出現泛紅、乾燥的副作用,且不適合孕婦使用。

春夏汗多易中招

註冊中醫師林穎兒指,一般的背部痤瘡屬於膀胱經,代表排毒功能欠佳,令毒素積聚在背部,上背長得較多暗瘡的是肺熱,下背則是腎濕熱。如果要治療,她稱需要分辨患者是實症,還是虛症。

她說,實症可分為肺經風熱、腸道濕熱及痰濕瘀滯型。如果是熱重,會出現暗瘡紅腫、舌頭發紅的症狀;而濕重則是大便爛、容易疲倦、厚脷苔。前者可用金銀花、菊花、連翹、蒲公英,以清熱解毒;後者可以生薏米、赤小豆化濕。另外,虛症包括陰虛火旺型,會有口乾、手心腳心熱、晚上易出汗,及脾胃虛弱型,症狀是怕冷、容易生病、胃口差及大便爛。

都市人壓力大,史泰祖指常捱夜、飲食不均衡都會致背部長暗瘡。林穎兒亦指,春、夏時節出汗較多,若背部暗瘡長時間被衣服包裹,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易滋生細菌。林續稱,暗瘡嚴重者,可經醫師在大椎的穴位刺絡拔罐放血,增強排毒功能,或針灸合谷及曲池穴位。

圖片來源:晴報

【其他熱話】不同部位生暗瘡 揭示臟腑問題

【其他熱話】6 招同暗瘡講Bye Bye

【其他熱話】暗瘡vs扁平疣vs油脂粒 到底點區分?

全文刊於《晴報》

《晴報》facebook

撰文 :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