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金中學跨學科教育 建構學生7大共通能力【有片】

親子

發布時間: 2017/04/19 17:54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6

分享:

分享:

屹立於小西灣的中華基金中學(下稱中基)是東區頗受歡迎的直資中學,校園擁有多元化的特別室。課程以7大共通能力設計,中一及中二已讓學生學習編程和設計機械人,合作製作高階的專題研習,發揮同學創意、合作、溝通等能力。

校園致力建設植物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室外,已如置身大自然博物館中,可親近中草藥及罕有的植物。

校長區光榮謂,21世紀是大數據時代,同學不但要有廣闊視野,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文化,也要有自主學習的態度;故他希望學生在常規課程中及其他學習經歷上,找到自己的潛能和目標。區校長舉例,天台的創意花園便是其中一個跨學科學習平台。

創意花園及中草藥園,是學生研習其中一個基地。(曾有為攝)

創意天台是同學考察生物多樣性的地方。(曾有為攝)

上面現栽種了恐龍時期的植物,也有大量中草藥,有些植物是學生的研究,如室內有助吸去毒素的植物群,視藝科會上天台寫生、製作陶藝,中文科會做情境寫作……

學校由老師建立了一個中基知識網,可供學生上去觀看老師及學生的研習成果和他們的個人興趣,校長謂那是校內私人雲端教室,他自己也要作榜樣。

這世代的教育方法已不可只由老師單方面講,學生聽,老師應是引導者,助學生釐清有研究價值的命題,鼓勵他們去找資料、去驗證,發揮探究和開創有意義主題的個人能力。

想知道學校更多教育理念,去片看看

初中增益課程

學校由初中已透過跨越兩年的專題研習,建構同學7大共通能力,包括批判思考、溝通、媒體教育、與人協作、認識多國文化及掌握資訊科技技能。校長謂學生也會學習一科叫「未來學」,協助自己日後選科和策劃人生。

學校其中一個特別室,放了由同學製作的植物標本。(曾有為攝)

發展個人興趣很重要。因為興趣往往便是他們未來的職業方向,希望同學在中基有不同體驗,也因我們行雙班主任制,方便老師找出學生的特質,針對學生不同的資優,會提供抽離式課程。

學校其中一個特色,是中一和中二設有六天作循環的增益課程,課程包括語言、情意修練、學習技巧及專題研習,研習在中一下學期展開,包括在中一科學堂讓學生進行年度性發明計劃。中二會分成25個組別,學生在科學及人文科中挑選一個命題作科學研究,過程中加強學生語言、創意、領袖培訓等。

透過研習提升學生7大共通能力。(由受訪者提供)

發展 STREAM 理念

中基 8 年前推行STEM,前年整合 Art、Reading & WRiting,發展成 STREAM 理念。校方為配合 STREAM 也將強化多媒體教育,硬件方面,未來教室已增設 40 部虛擬實境裝置,包括一部可拍 360 度 VR 景觀的設施,學生也可學習簡單的三維打印。

電腦室增設了40部虛擬實境裝置,學生也可學習三維打印技術。(由受訪者提供)。

初中課程配以創意媒體、虛擬實境教學、三維打印及機械人程式設計等元素。而學校為早一點協助同學能應付瞬息萬變、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也將電腦科優化成初中資訊科技科及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

初中的增益課程,會在科技室學設計機械人。(由受訪者提供)

STEM 之中,我們引入機械人常規課程,有不同種類的機械人,教學生學由編程、設計中去領略工程。我們鼓勵學生創作科幻畫及寫科幻小說,把對社會、世界性的問題,透過想像力以其他媒體表達解決的創意方案。

全球意識計劃

學校一直推行全球意識計劃意念,校長謂學校每月都定有文化課及多項活動,並會邀請各國的大使、領事及國際企業顧問入校,向學生分享不同國家的歷史背景及發展。去年校長便帶領去了德國,前一年也有老師帶學生去芬蘭考察當地樹木及環保課題,及到蒙古觀星和了解天文。

「中基」定期會舉辦海外考察學習團,由不同老師帶隊,圖為學生去年在德國考察當地植物。(由受訪者提供)

學校的生涯規劃比一般中學走得前,2011年開始已有系統地設計生涯規劃計劃,包括每年有專題展覽,邀請各行各業人士入校介紹實際情況,跟同學分享,也讓他們建立目標。

【其他熱話】考上劍橋的自閉症港生:香港太重視競爭

【其他熱話】外科醫生在死亡裡起革命 推環保殯儀:不跟傳統走

【其他熱話】不同顏色的茶功效大不同 夏天宜飲烏龍和綠茶

撰文 : 胡麗珊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