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急症室」救人生死時速 醫療專機助劉德華返港【有片】
發布時間: 2017/05/02 17:25
最後更新: 2017/05/08 13:43
劉德華泰國墮馬受傷,全靠醫療專機將他安全送返香港。事實上過去幾年港人在外受重傷,也多得醫療專機的協助返港。究竟,這些專機是如何運作?
國際SOS早前安排媒體近距參觀醫療專機,機內空間狹窄,放滿呼吸機、醫療器材及藥物。據透露,一般都會有最少2至3人,包括醫生、護士的團隊在機上照顧病人。當病人由飛機轉移至在地上待命的救護車時,團隊必須小心翼翼,確保插滿喉管的病人平穩着地,整個過程需時約10分鐘。
國際SOS主力為企業提供海外僱員的醫療及安全援助服務,每當有空中醫療運送任務,必須小心研究運送過程與路綫,並評估風險。除了出動醫療專機,有些情況亦會租用民航客機或其他交通工具,去年共安排了1.3萬次醫療撤離。
空中護士:需更了解器材用法
於國際SOS任職6年的護士鄧穎詩(Ruby)解釋,醫療專機運作與陸上急症室或救護車類似,但因機上空間更狹小,團隊需熟悉醫療器材用法,才可應付機上突發狀況。
名人在外地受傷要返港治療成為傳媒追訪焦點,竟也為Ruby的工作帶來煩惱。她苦笑說:
記者之多,試過連開門都開唔到!
她解釋,如大批人群聚集在運送路綫上,可能會延誤20分鐘以上才能完成運送。不要小看這20分鐘,因為這意味需要額外的氧氣、藥物,更可能延誤珍貴的救急時間。
國際SOS現時全球擁1.1萬名僱員,包括5,200名醫療專家及200名安全業務專家,於90個國家或地區設辦事處,並於全球設有27個援助中心。
亞洲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陳美發強調,醫療運送僅佔其業務的1%,多為客戶提供事前的醫療及安全建議。他指約10年前,公司每天有約50個醫療疏散行動,其中3成需出動空中救援專機;但近年每天的醫療疏散行動維持在40多宗,專機僅佔1成。他解畫:全球很多地區醫療服務改善,急需將病人運送的情況減少。
撰文 : 周俊霖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新加坡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