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媽媽心痛孩子 催谷文化令學生失去學習動力
發布時間: 2017/05/09 18:33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5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轄下的賽馬會創新教育工作室,早前首辦全港獨有的小島學園家長營,為期三日兩夜。16名參與家長營的香港家長不得帶同子女,需隻身來到芝麻灣的荒郊,回歸學生身份,以第一身體驗主流教育以外的教學模式。
主辦單位的負責人陳葒校長也是營中的中文科導師,是次家長營的課程設置有別於填鴨式教育的死記硬背、默寫操練,家長除需學習中英數通識外,還需按興趣選修常規教育制度經常忽視的多元才藝技能,包括農耕、茶藝、建築、自然科學、金工、木工及獨木舟等,動靜兼備,體驗自主學習,希望家長親身體驗這種多元平衡的課程設置和自主創新的教學方法,從而對目前應試催谷的教育模式有更多的反思。
Yvonne 發現孩子的長處
參加者之一的Yvonne育有兩名子女,現就讀中一的長子在英文科考試從未試過合格。功課大限逼近,爸爸試過幫兒子完成功課,又在兒子的作業簿空白處用英文留言「訓話」老師,着老師關注兒子的英文學習問題。
一家一直為兒子的英文成績而苦惱,直至Yvonne的朋友一次偶然的提點,告訴她其兒子的團隊溝通能力很好,令她茅塞頓開:
慶幸有人點醒,如果不斷着眼兒子的英文科成績有多差,根本不會用心發現他的長處。
Yvonne其後放手讓兒子自由選擇課後活動,
他逢周一學話劇、周二玩雜耍、周四返團契、周五學當升旗手。看似忙碌,但樂在其中,因全部都是他自己選,能發揮他所長,很有成功感。
她稱,不會強求他英文考試要合格或高分,只望他按自己的步伐盡力學好英文。她希望學校能參考家長營的自主課程設置,在日常學習中着重培養學生不同的興趣和成長經歷,而非只顧催谷成績。
Mimi 抄寫打沉學習動機
另一參加者Mimi為現職社工,育有一子,讀小學三年級,患有讀寫障礙。她指兒子剛升小一時不願上學,排斥抄寫形式的功課。
回想兒子曾在作業簿內小小的方格上磨蹭多時,相當沮喪,遂向相關的駐校輔導員求救,最終成功向老師爭取擴大書寫的方格,讓兒子能更順利完成功課。
但Mimi表示,擴大書寫的方格只是治標不治本,真正打沉兒子,是毫無意義的抄寫:
抄寫完全是壓低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對於SEN學生來說,更是打擊自信。
Mimi相信學習有很多方法,不一定要遵循傳統教育那一套。
她認為家長營中的中文課令她尤其深刻,學生在大自然中五感盡開,先親身接觸和欣賞眼前一個柑子,再進行文字描寫,靈感更易湧現。
她望兒子有機會體驗這樣的學習模式,並相信他能從中感受學中文的樂趣。她坦言,不想兒子重蹈她讀書時期因能力與其他同學有異而經常被罵,對上學失興趣的覆轍,正考慮為他轉校,另覓主流教育制度外的出路。
黃女士 重視知識在生活實踐
育有兩名兒子的黃女士是參加者之一,長子在大學讀醫科,次子則在傳統名校就讀中三。雖然她的兒子在主流教育制度下似乎成為社會眼中的優勝者,但她說自己當了20多年中文教師,眼見無數學生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厭倦學習,感到心酸,遂從傳統學校轉至本地一所標榜愉快學習的國際學校教書。
她曾遇過有學生考全班頭三名,仍天天補習,以致上課時疲態盡現像木頭人。黃女士指,補習背後的應試催谷文化令學生失去學習動力,又指兒子在小學時從不補習,反而她陪兒子讀課外書,着重養成他們的閱讀習慣。
她稱,家長營的課程既能兼顧中英數等術科,又重視生活上的實踐。她從沒想過不擅長「動手做」的自己也可在建築課建造一個「遊樂場」;又在木工課鋸木造花盤。
黃女士認為,傳統學校和國際學校之間仍有很多可能性,希望香港有更多特色學校,不要一味強調考核書本上的學科知識,也應重視其他知識在生活上的實踐。
【延伸閱讀】心理學家拆解家長密語背後 子女學業成績欠佳的禁語【有片】
【延伸閱讀】陳美詩從神校步入娛樂圈 那些年協恩的娛圈女神
【延伸閱讀】17歲女生一封信打動了8間常春藤大學
撰文 : 植蔚茵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