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讀醫 入學容易回港執業難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5/05 22:55

最後更新: 2017/05/05 22:56

分享:

分享:

(新華社資料圖片)

政府在12/13學年推行「內地部分高等院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香港學生可直接以DSE成績報讀內地高等院校,至今已錄取超過6,400名港生,而眾多科目中又以醫科最受歡迎,以暨南大學醫科為例,2016年共收了86名港生,創5年來新高。

雖然受歡迎,就學期間面對的中港文化和制度差異是一大挑戰;畢業後面對本港執業資格試就更是另一大難題,過去5年有228名海外醫生成功通過執業試回港執業,當中有只86名內地醫科畢業生。

中大《大學線》一篇題為《北上讀醫 回港執業不是夢》的報道,訪問一位現在暨大醫學院奮鬥的4年級生,以及該校首位在國際學院畢業後成功回港執業的醫生。

(新華社資料圖片)

阿軒是暨南大學醫學院四年級生,他在文憑試最佳五科16分,英文科取得二級,未達本地大學最低入學要求,他認為入讀高級文憑 (Higher Diploma) 再駁回大學學位的成功率低,在家人鼓勵和學校老師推薦下,選擇到暨南大學升讀醫科,一心希望完成六年的醫科課程後,可以順利考取香港醫生牌照執業。

阿軒高中選修化學、生物、經濟和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又稱M1),理應已有基本科學知識基礎,應付醫科課程。不過,他在一年級已經開始感到吃力,化學科只是僅僅合格,身邊有些香港同學更要重修。

阿軒表示,內地的化學科程度比香港深,一些對他而言是新的課題,對內地生來說只是中學程度,而且,阿軒高中以英文修讀生物和化學,但因為文憑試英文科只有二級,他被暨南大學編入醫科中文班,要額外花時間自學,重新以中文溫習和背誦高中的基礎知識,才能理解大學的課程內容。

(新華社資料圖片)

面對艱深的課程,又未能適應學習語言,有香港學生選擇退學。阿軒記得一年級時有10位香港同學,如今只剩下5、6人。

阿軒雖逐漸適應,但依然感到吃力,他後悔選擇讀醫,自己的成績與通過執業試的要求差太遠,回港當醫生機會渺茫,他早已打消行醫念頭,想過回港當公務員,又想過報讀中文大學的碩士課程,但仍未看見將來,唯有畢業後再作打算。

海外醫科畢業生(包括內地)若要到香港執業,必先通過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舉辦的執業資格試,以最新2015的數據為例,有297人應考,只有41人通過,及格率不足20%。考試對海外醫生來說難度已不低,醫療體制截然不同的內地醫科畢業生就更難,王喬峰是首位在暨南大學國際學院畢業,成功回港執業的醫生。

王喬峰醫生(大學在線圖片)

王喬峰會考成績不俗,物理、化學及生物科都有A級成績,可惜2004年應考高級程度會考 (A-Level),分數不太理想,只獲香港大學工程系取錄,未獲兩間本地大學醫學院取錄。他不願抱憾終生,毅然放棄港大學位,到充滿未知數的暨南大學升讀醫科。

當時暨南大學專為海外生而設的英文醫科班只開設了數年,尚未有畢業生成功通過香港執業資格試,他明白這條路不易走,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

他自一年級起就開始裝備自己,向香港讀醫的同學詢問學習重點、複習執業資格試題目,亦不斷申請到香港醫院短期實習,了解香港醫院運作,6年來從不鬆懈,最終考了一次便通過執業試,正式成為香港醫生,目前在北區醫院任職。

王喬峰承認,內地醫學院質素參差、醫療系統千瘡百孔,大眾難免質疑他們的實力,但他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王喬峰認為,有時要花上百二分努力,才能得到他人肯定,但若能得到病人信任,他心甘情願,這些經歷也是很好的鞭策。

(新華社資料圖片)

他認為,中港兩地醫科較大的差異在於實習模式,內地的實習以觀察為主,但在香港醫院,打針、抽血等都由實習醫生來做。兩地臨床檢查的手法亦不盡相同,但熟習過後便沒問題。

課程上他倒認為分別不大,因為英文班的教科書和港大、中大醫學院一樣。他說,兩地醫療系統不同,對醫生的水準要求亦不一樣,內地著重培訓專科醫生,而香港著重培訓全科醫生,故醫科課程的設計亦不太一樣。

成功回港執業後,王喬峰也有協助訓練師弟妹應考香港執業資格試,他鼓勵在內地讀醫的同學盡早開始預備,多了解香港兩間醫學院的學習重點。

他指暨南大學每年都有畢業生能回港執業,以今年為例,暨南大學有5、6名畢業生獲得本港執業醫生資格,佔海外醫生整體合格人數六分一,是不錯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