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跨越生死無私的愛 醫科生向無言老師致敬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05/13 18:0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5

分享:

分享:

有些媽媽,生前為子女煮飯、打掃、洗衣,離世後仍願化為醫科生學習的工具,捐贈遺體成為「無言老師」。

醫科生於母親節前一天(13日),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進行撒灰儀式,向捐贈者致敬,而今次儀式中,有4位捐贈者為媽媽。母親節前夕,子女與學生一同紀念媽媽跨越生死這份無私的愛。

陳新安教授為撒灰儀式致辭,指無言老師如春風細雨滋潤學生。(曾有為攝)

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解剖室主管陳新安教授在撒灰儀式前,逐一讀出無言老師的名字,又感謝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不收分文,為「無言老師」設專屬的撒灰花園及立紀念碑。毛毛細雨中,他形容:

無言老師就像春風細雨,滋潤學生的心田。

他致謝時指,在過去多次撒灰儀式當中,今次是最多親友出席的一次,又憶述2011年無言老師計劃剛起步時沒人認識,亦沒多少人願意捐贈遺體,時至今天,每年接收過百具遺體,格外令他感動。

家屬出席無言老師撒灰儀式。(曾有為攝)

幼稚園老師媽媽:火化前幫學生多一次

Norine的媽媽--陳惠琴女士是今次儀式中其中一位遺體捐贈者。Norine接受TOPick訪問指,媽媽是在2015件10月發現患末期乳癌,且已擴展全身。她決定不接受任何治療,安然離去,兩個月後病逝,終年68歲。

2013年一個電視節目介紹遺體捐贈計劃,媽媽看後就叫我幫她申請。她自己也是老師,覺得遺體反正也是火化,不如在最後幫學生多一次。

在女兒眼中,媽媽開朗豁達,是媽媽,也是密友。

生前撫養女兒成人、細心教導小孩子,死後仍願以身體教授醫科生,Norine說:「媽媽是我最尊敬的人,不只母親節,任何時候她都在我心中。」

不言之教  提醒醫科生毋忘初心

中大醫學生Carmen(左)及Jennie(右)感謝無言老師的付出。(曾有為攝)

三年級醫科生Carmen回憶第一次在解剖室面見無言老師,那份震憾感蓋過了懼怕:

因為這位老師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曾有與家人的回憶及自己的故事。

上了一課又一課解剖堂,當初的感受漸漸被繁忙的課程淹沒:

遺體是一名因急性病離開的男士,體型健碩。老師說:「他生前一定做了很多運動 。」 

老師的這句說話喚回了初衷,Carmen盼望成為醫生以後,不會因忙碌而變得麻木,忘記眼前的病人是活生生的生命。

我們一日見那麼多個病人,但病人見的醫生只有一個。

她很感激無言老師的付出,因他雖然離世,卻是第一個提醒醫學生毋忘初心的老師。

無言老師成就醫科生的專業

相片來源:中文大學醫學院提供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陳新安早前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他推動「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7年,不願將遺體單單當成教學工具:「希望每個醫科生都明白,沒有捐贈者的付出,造就不了他們的專業。」

為了向捐贈者作最後致敬,醫科生二年級上解剖課,第一堂有靜默儀式;最後一堂,每組學生獲派感謝卡,寫下感言後會寄給捐贈者家屬;每年春秋各舉行一次撒灰儀式。

現時一屆約有240名醫科生,每組9人解剖一具遺體,加上另需遺體製成標本、供中醫科學生學習及專科醫生做手術練習,每年基本需要40具遺體。

今次撒灰儀式紀念的無言老師,共教授了約500多名醫科生及超過100個外科醫生。

【延伸閱讀】中大解剖室主管:「無言老師」成就了醫科生

【延伸閱讀】像他這樣觸碰死亡的人 遺體防腐師:活好當下的生命

【延伸閱讀】生命不是灰飛煙滅 BB「無言老師」為短暫生命添上意義

撰文 : TOPick記者 劉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