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地撫養別人的孩子 外傭姐姐卻觸不到親孩子的臉
發布時間: 2017/05/22 17:2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4
是日補假,終於有機會接送孩子上課。這些機會,一年只得兩三回,我格外珍惜。
同學們的爸媽多在清早送孩子回校,來接放學的,多是孩子們的祖父母或外傭姐姐。外傭姐姐們,多在這段等候少主人下課的空檔,跟遠方的家人傾電話。
今天,我看見排在我前面的一個外傭姐姐,跟家鄉的孩子(我猜想是她的兒子)傾視像電話,一邊傾,一邊默默垂淚。我不懂外語,當然聽不明白內容;半响,校門打開,外傭姐姐就趕緊拭乾了淚,收線前,我聽到電話中的彼此說了聲「I LOVE YOU!」,然後,笑著迎接少主。
這個定格,我感到悲蹙。
全職爸媽在香港育兒不是易事,要是孩子在學校因病早退,我們離不開工作崗位,要「假手於人(工人)」,但我們總可偷點時間打電話安摧撫孩子,晚上我們總可跟孩子見個面,摸摸孩子的面頰,如可早點下班,也可親自帶孩子去就醫。
她們呢?只得隔著一面熒幕,牽長掛肚;每天努力在那小小的空檔,在熒幕下充當一個稱職的母親。
腦中想起電影I AM SAM (不一樣的爸爸)中的一句﹕
Never mock the scars of another; those are merely sufferings you were lucky enough to avoid.
不要嘲笑別人的疤;那只是你有幸無需經歷的傷痛。
我們都很幸福,因我們還有選擇。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標題經TOPick修改,原題為《熒幕下的母親》。
【延伸閱讀】莫樹錦:基因才是孩子的起跑綫
【延伸閱讀】拆解國泰兒童飛機餐餐單 點解長通粉老是常出現?
撰文 : 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