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上說很愛孩子的「周末爸爸」

親子

發布時間: 2017/05/25 13:36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4

分享:

分享:

傳統家庭很簡單,子女結婚後大多仍同住,祖父祖母父母子女孫子濟濟一堂,成為生命的共同體,家中長幼有序,由長輩掌家。現代生活則以小家庭為主,在育兒教養上,祖父祖母多變為協助角色,而孩子則成了整個家庭的核心,大人繞着孩子團團轉。

一些家庭因着父母工作的關係,爸爸平日不在港,周末才在家,這種家庭結構近年彷彿漸漸多起來。「周末爸爸」與子女屬「度假式」相處,小別勝新婚,因為機會難得,天大的事互相包容一下便過去。然而,要真正了解孩子,需要的是真實的體驗。

每天與孩子相處,真正經歷過和承擔起年年月月同一屋簷下的重量,才能體會育兒的每日常規,還有日常生活的煩瑣、沉悶、刻板、意外、生病、不順……孩子成長的每天所帶來的安慰與難過、擔心與驚喜,除非真有十年八載如此真實地體驗過的育兒經驗,否則所謂育兒不過是一種理論和想像而已。

口裏說「很愛孩子」是很容易的事,但愛不是一句話或一份感動,也不是願意付錢讓孩子學這學那便了事,而是年年月月真實的同在與付出,不管多困難,還是願意緊守、包容、原諒,而不放棄對孩子的支持與守護。

一個8歲女兒吵着想周末爸爸陪她玩,但爸爸出差回來很累只想休息。女兒因失望而說了句:「那我有爸爸等如沒有!」周末爸爸沒有感受到孩子的失落,只感到說話衝自己而來,長期不在家的不存在感,與女兒變得陌生的難過與不安,都因孩子一句氣話觸到了痛處。

周末爸爸出於情緒失控痛罵了女兒不尊重自己,而女兒被罵也感到委屈傷心,親子之痛,莫過於此。

撰文 : 葉慧 心苗成長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