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試驗「分段收費」 晚上6至10時每度電加$0.6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6/15 16:42

最後更新: 2017/06/15 16:42

分享:

分享:

(經濟日報記者攝)

中華電力推出為期一年的「智醒用電計劃」,為九龍和新界14區共26000個獲邀的私人屋苑、公屋、居屋和村屋住宅用户安裝智能電錶,配合通訊系統,讓客户隨時透過網上或手機應用程式了解並管理用電行為,較現時每兩個月才收到電費單得知用電量方便。

智能電錶所收集的數據會即時傳送至中電系統,由中電分析和監察用電量,如有出現被偷電或高架空電纜被干擾等異常情況,電錶會即時自動通知控制中心,再派人進行檢測。

計劃將2.6萬户平均分成4組,每組組6500户,第一組只作度數參照,了解智能電錶監察下省電的成效。

第二組為按時段收費,將整日分為3個用電時段:傍晚6時至晚上10時為高用量時段,每度電按基本電價$1.1加$0.6;上午9時至傍晚6時為一般時間,收費與現行電價一樣;至於晚上10時至早上9時為低用量時段,每度電按基本電價$1.1減$0.18。

中電智能電網專責小組副總監盧志華。(經濟日報記者攝)

第三組為「炎夏慳著賞」,在最炎熱的3至5天,傍晚6時至晚上10時設定回贈,如果當時段用電比起前十天之中,最高用電的3天平均用電量低,每度電差額將獲$15回贈。

第四組為智能積賞計劃,客戶達到每週慳電目標,即是較去年同期節省最少5%,就有機會賺取智能獎賞積分,換取不同優惠。

中電智能電網專責小組副總監盧志華指,獲邀2.6萬住戶的機械電錶壽命將屆滿,改裝智能電錶開支與重裝機械電錶相約,又指從客户調查分析出「高用量時段」,鼓勵用户家中只開一部冷氣,或將洗衣服、手機充電的工作改為低用量時段進行。

盧指,今次計劃屬試驗性質,檢討節約用電成效後再研究全港推行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