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懸40米高空 消防員如何靠一條繩拯救生命?【有片】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6/23 16:28

最後更新: 2017/06/23 18:35

分享:

分享:

香港高樓大廈愈起愈高,基建工程意外亦愈來愈多。為拯救於命懸一線的市民,消防員過去廿年的裝備已經歷三代變遷,原來廿年前消防員高空救人,就只靠一條繩,曾有司機撞車被拋出車吊在橋下搖搖欲墜,但消防員游繩救人時被雜物纏住,在40米高空面臨生死一線間。

消防總隊目招永祥憶述,廿多年前有一天的深夜時份,城門隧道往沙田方向發生嚴重交通意外,貨車撞上橋墩後傾斜,車頭與車身幾乎分離,車門傾斜,當時司機昏迷,只靠衣物吊在半空,一旦跌下去就會命喪40至50米下的橋底。

招永祥當日負責拯救,只靠一條繩綁在身上,從橋上吊下去車頭,拯救吊在半空的司機。他說:

用繩綁在傷者身上後,本來打算與傷者一同落到地面,豈料繩索被雜物纏著,無法下降。

當時另一位消防員游繩而下,協助解困,最終成功拯救。

招永祥坦言,當時拯救難度極高,因平時處理企圖跳樓(簡稱企跳)可以有大廈外牆借力,但當日無沒任可物件可以作固定用途,只靠一條繩支撐自己,現場環境亦惡劣,那次屬較罕見意外。

「一條繩」當年已是標準的拯救裝備,消防處有見裝備有改善空間,高空意外亦有上升趨勢,引入新的裝備,例如轉用13mm的攀山繩、全身式安全帶及自動上鎖下降器等,使意外發生時可真正「吊住條命」。

消防員高空救人裝備變遷:

第一代(80年代):
240呎長、16mm的繩綁在身上、工字衫、雨靴。

第二代(90年代):
13mm 的攀山繩、安全座帶、八字下降器 (可控制速度及避免人手放繩)、多用途鞋。

第三代(現在):  
歐洲標準的11mm攀山繩,高空拯救頭盔、全身式安全帶、特別服務手套、安全足踝靴、自動上鎖下降器、雙繩系統。

消防處理高空意外的裝備已經歷三代的演變,右邊為八十年代只靠一條繩的裝備。(張永康攝)

高級消防隊長李偉明指,工具上的轉變,也令人手可以減少。以往游繩救援需要3至5個人手在天台以人手下降,若要現場情況不容許下降,拉上去像拔河一樣辛苦;現在只需一個人,「按粒掣就可以」。

李說,因應香港高樓大廈的急速發展,愈多複雜的高空意外,前線人員的高空拯技巧整體提升,消防處更於2011年成立共有70人的「高空拯救專隊」,處理複雜及難度高的拯救事故,成員配佩能自主上升下降的工具,靈活性更大。

現時拯救企跳案件,一隊消防員進入單位游說事件,另一隊會從高空架設繩索,游繩而下準備拯救。

李偉明指,每次拯救都先游說事主,若事主做出危害自己安全的事,就會採取適當行動,減低事主和隊員的風險。

消防及救護學院助理院長(技術救援)蔡國忠則指,事主受酒精或藥物影響的企跳個案較「難搞」,游說方法「難以聽入耳」。他憶述:

曾經試過與企跳事主傾了4、5個小時,傾到酒醒事主才發現自己站在極危險的地方,及後配合消防員回到安全地方。

蔡說,企圖跳樓的個案近年沒有減少,高空建設引致的意外比以往更多,例如吊船維修事故、竹棚意外、纜車系統、大型遊樂設施,貨櫃碼頭的大型吊機也間中有意外發生,「高空拯救專隊」會第一時間出動。

蔡又指,若有高山懸崖的拯救也會與攀山拯救隊聯合出動,而企跳案件如難度複雜亦會增援。

【延伸閱讀】「黃金戰衣」太侷促 消防員重逾9公斤的消防裝備

【延伸閱讀】考消防唔怕體能「肥佬」 消防隊目後勤支援起薪2.8萬元 

【延伸閱讀】消防潛水組救人英雄 消防隊目:海難拯救令他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