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致光料 港10年後現「高齡海嘯」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7/27 08:00

分享:

分享:

人口老化,勞工及福利局局福長羅致光形容,10年後本港會遇上「高齡海嘯」,30年後85歲及以上人口是現時的4.2倍,40年後街上每20港人有一個患認知障礙,直言輸入外勞安老無可避免,但強調不可影響本地人工福利。

安老事務委員會指安老業缺1至2成人手,有安老院舍贊成輸入外勞。工會指雖不完全拒絕輸入外勞,但絕不同意在安老業界輸入,擔心會影響本地勞工待遇。

【延伸閱讀】沽清股票上任 羅致光少賺200萬

羅致光昨跟傳媒茶敘時指出,本港6、7年後長者人數急增,30年後85歲及以上的人口是現時4.2倍,若整個社會甚麼都不做,40年後街上每20港人中,有一個患認知障礙。

他又稱,去年初安老院照顧員、家務助理空缺率達10%至12%,認為輸入外勞是避免不了,只是時間與幅度的問題。

事實上,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曾指,除了吸引本地青年人投身護理行業外,也應有序地輸入外地勞工,處理護理人手長期緊絀的問題。

羅致光直言,除了安老院舍外,殘疾人士院舍亦面對長期人手不足的問題,輸入外勞要小心處理,在確保不影響本地勞工就業及福利,解決人手需求,但要考慮到輸入外勞的時間、幅度,強調自己不是向勞工界挑機。

他認為,政府同樣要鼓勵長者多做運動,因預防疾病總比「追(院舍)宿位」好,並指有內地城市及新加坡均有app鼓勵長者做運動,每次做運動可儲積分,更可以積分換取洗頭水。

他亦關注十多萬長居內地的港人,指政府需要提供足夠支援,助他們日後於內地居家安老,並指高鐵有助仔女回內地探親。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近年安老業轉型,在院舍引入科技應用,而政府在建立資歷架構 、吸引年輕人入行等, 做了很多功夫,但業界仍欠缺1至2成人手,同意輸入外勞是遲早的事,「幾乎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定要做。」

有經營資助院舍的業界人士指,院舍前護理員平均月入1.4萬元,最高達1.7至1.8萬元,而兼職時薪高最低工資逾一倍達70至80元,仍乏人問津。他又指,有院舍的全職員工須頂夜晚兼職,甚至連跑兩更,拖低服務質素。社署4年前曾着力培訓年輕人入行,資助他們邊讀書邊工作,但流失率甚高。他贊成輸入外勞,若影響本地就業,可隨時收緊。

勞聯秘書長周小松表示,不完全拒絕輸入外勞,但若要擴大補充勞工計劃,一定要小心處理。不過,他指該會絕不同意在安老業界輸入外勞,擔心會影響本地勞工待遇。工聯會鄧家彪指輸入外勞一定不可繞過勞顧會。他又指,不少安老院舍護理員月薪僅9,000示1.1萬元,在未能改善待遇、提升從業員形象前談輸入外勞,不能接受。

【其他熱話】沈帥青:爸爸去哪兒?科技助尋腦退化長者 

【其他熱話】衞生署無意向長者派特敏福預防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