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技產業化 盧煜明:香港需要開設自己的科技公司!
發布時間: 2017/08/07 15:42
最後更新: 2017/08/07 15:43
港產醫生科學家盧煜明97年發明無創產檢技術,14年後才應用至臨床診斷,造福全球逾90個國家數百萬名孕婦。一次授權經驗令他深信,香港創科路要成功,大學科研成果不應授權予海外公司掌握,故他先後創立兩間公司發展無創產檢及早期癌症測試,且有傳已成本港獨角獸,後者6月更與美國生命科學公司合併,消息指估值高達8億美元,盧拒絕評論是否屬實,卻稱「證明香港科研很有價值!」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20年前,發表孕婦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及後與研究團隊研發了唐氏綜合症的無創產檢方法,於2011年開始臨床應用,成為醫學界重大突破,6年間逾90個國家數百萬孕婦受惠,本港有4成孕婦使用。
授權外國公司 白白浪費時間
技術轉移的路看似漫長,盧煜明稱,生命科技轉化為產品,花上10多年時間十分正常,無創產檢臨床應用已算「史無前例地快」。惟他亦歎過程經歷很多艱辛,透露當年申請專利後,大學將專利授權予一外國公司,但該公司首3年均無作任何研究,後來更覺技術沒用而歸還專利,白白浪費了不少研究時間。
經此一役,他發現此做法使專業技術和知識均流出海外,香港並無得益,甚至乎有些海外公司取得專利,只為防止競爭者出現,令他醒覺不應將科研成果的命運交託他人手中:
香港需要開設自己的科技公司!
他後來聯同研究團隊包括中大化學病理學系教授趙慧君與陳君賜,創立兩間生命科學公司雅士能(Xcelom)及思為諾(Cirina),分別發展無創產檢,及利用血漿早期檢測癌症。
盧又稱,在技術轉移過程中經常面對世界各地的專利訴訟,「如果你的專利有價值,必定有人挑戰!」在美國打專利官司,對家律師可在上庭前,持續數天、每日7小時盤問訴訟的另一方,過程更要像圍棋比賽般計時;他數次經歷盤問,4年前一次更是於除夕前後特地飛到美國,:
去完你會發覺,以前認為很Stressful(壓力大)的事,例如博士畢業口試,只是很濕碎!
【延伸閱讀】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想做就去做!
經歷艱辛終得到回報,Xcelom及Cirina均為業界內領先的企業,更有傳已成為本港獨角獸公司,Cirina於6月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有份投資的美國早期檢測癌症公司GRAIL合併,盧煜明成為GRAIL的科學聯合創辦人;有可靠消息指,Cirina估值高達8億美元(約62.5億港元)。
金錢虛無縹緲 使命救活病人
盧煜明對此不予置評,僅稱金額是虛無縹緲,是次合併皆因兩間公司均致力救活癌症病人;又認為合併
證明香港科研很有價值!
鼓勵本土科學家和年輕人繼續投入科研。
GRAIL着力研究西方人發病率高的乳癌和肺癌,Cirina則主力於亞洲人常見的肝癌及鼻咽癌,他冀望3年內能研發出透過檢驗血液中DNA同時檢查多種癌症的早期測試方法,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
大學技術轉移4大問題 倡專利優先授權師生
香港的大學素有領先世界的科研成果,但過去未有積極轉化為應用,盧煜明形容,香港在技術轉移仍屬起步階段,並分析本港大學技術轉移面對的4大問題,並建議大學將專利優先授權予研究教授和學生。
首先他指出,現時學術團隊向大學申請專利授權的手續亦過於繁複,而大學多數認為專利授權給跨國企業是最安全的做法,令香港無法將科研發展至下游應用。
另一問題是,大學教授們對知識產權認識不足,專利文件需要咬文嚼字,但不少教授抱交功課心態申請,保障範疇不夠周全,無法最大程度發揮專利價值,故現時師從他的博士學生,必定要學習撰寫申請專利。
香港欠缺熟悉處理知識產權爭議的法律團隊。盧稱,香港律師不熟悉如何保護專利,香港亦未有如外國設立專利法庭,由具科學背景的法官審理案件。教授自行創業,需要同時懂營商和科學的人才及投資者幫忙,惟香港兩者均不足,而盧旗下一間公司的行政總裁便是特地由美國請來。
盧煜明建議,大學應優先授權專利予研究的教授和學生,同時亦應簡化申請程序,使團隊可盡快投入科研發展,否則在市場落後,隨時影響公司存亡。
【其他熱話】超級女狀元的抉擇:不只做醫生是要做仁醫【有片】
【其他熱話】9歲男孩追太空夢應徵行星保護者 打動NASA回信
【其他熱話】醫生爸抱2個月大兒子駕車釀悲劇 專家: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