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子女總比別人差的父母是盲目

親子

發布時間: 2017/08/16 10:50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1

分享:

分享:

當你有第二個子女,便會更加明白「每個孩子都不同」的簡單道理。

我的兩名兒子就是最佳例子,他們性格迂迴,明顯的兩極。大兒子可以非常安靜,一天到晚在攤在沙發看書也不覺悶;小兒子整天蹦蹦跳,甚少可以停下來。

他們的學習方式也截然不同,大兒子記性好,不需用任何特別方法,已經很快把英文字母、顏色和數字記得清清楚楚。

小兒卻非常不同,阿媽要出盡百寶,使出孩子喜歡的核突招數,例如鼻血是紅色,紅色就是流鼻血色等小朋友覺得好惹笑,其他人卻認為「咁都得」的旁門左道,小兒才會認出顏色。

我曾經一度懷疑小兒是否有些學習障礙?為何那麼冇記性?道行高深如我,原來或多或少也受到環境影響,當同齡甲乙丙小朋友已經把字母唸滾瓜爛熟,網上亦經常見到父母貼出孩子的驕人成就,怎樣琅琅上口認字唸書、以及可以寫出工整如楷書的字体。而我的小兒還是停留在文盲階段,寫字像畫符,還要找法寶教他怎樣認出ABC的時候,零碎的疑慮便開始隱隱出現。

直至到某一天,我在Youtube搜尋到一個和小兒在劇場看過,大家都相當喜歡的節目,於是播放全家一起觀看,其實那齣戲的情節我已經完全忘記,但小兒卻竟然把每一幕都記得一清二楚。

「媽咪,你看就快就會有行雷的聲音。」

「呢個人好快就會踩佢!」

「佢就嚟就會跌低,佢會咁樣叫,啊……….。」

之後,他便和正在播放的YouTube 節目同步演出。

兒子忽然爆發不費吹灰之力的記憶,令我一時不知道怎樣反應?他怎麼會記得那麼清楚?連何時發出雷聲、何時跌低也精準地知道?

這件事讓我領悟到,兒子並非沒有記性,他只是選擇性記憶他喜歡的東西,例如任何有關藝術的事物,包括演出或圖像都有深刻印象,記得一清二楚。但學術性的學習卻不感興趣,除非我能以他喜愛的藝術方式去教導他。

老實說,這也是我用於營地問題青年的教學方法,要找出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為題材,引發動機讓他們愛上學習!

然而,面對自己的子女,無論你本身是了解孩子的學者、專家或輔導員,很多時候都會充滿盲點的。

最近閱讀了一本勵志書籍「親愛的力克,謝謝你來當我們的孩子」,作者是天生沒有四肢的演說家力克的爸爸。書中誠實告白作為擁有殘障子女的父母所面對的掙扎,因為力克和其它孩子的不一樣,作者有一刻想放棄兒子,多年來對兒子也不抱任何希望。

直到後來看見力克爆發的演說潛能與成就,他才明白,並在書中分享:

由於眼界有限,當時只看見力克及我們即將承受的折磨於痛苦。當然,我們大錯特錯。我們的兒子力克,以及這路上和他相處的經驗,無比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力克帶給我們的,是對完美的全新定義,以及對天父高深莫測的遠見有更進一步的領會。

我完全體會他所說:「父母的眼界實在有限」,因為大家總會集中在孩子做不到的事情上面,只看見子女的不是,認為他們總比別人差,對於子女的潛力往往顯得盲目。

父母看清孩子獨特的本質是很重要,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學習模式也大不同。不應該憑一些未經證實的道聽途說:「他不懂得這些,便有那些乜乜症狀、或乜乜問題」,去標籤他們,而完全忘記子女其他的良好特質。

感謝天父給我兩個主流教育容不下的孩子,讓我根本就不能比較,亦不得不開闊眼界,學習接受他們的不同,尊重他們的生命,不用跌入今天激烈的競爭漩渦。

文章獲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授權轉載。

撰文 : Esther 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