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樽釋毒疑惑 食安中心:PET膠水樽不可無限次使用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8/15 19:07

最後更新: 2017/08/16 10:50

分享:

分享:

市面不少膠水樽都標榜不含類似雌素BPA(雙酚A),但替代物BPS(雙酚S)疑亦有類似BPA的影響,可干擾荷爾蒙致早熟。至於有人重用樽裝水的即棄水樽,過去有指冷藏時可釋出可致癌的二噁英。TOPick找來專家拆解,如何安全重用即棄水樽,包括在沒有破損的情況下,即使只是較殘,也要及時換新,以免吞下釋出化學物質。

消委會指出,一般小型樽裝飲品的膠樽大多是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簡稱PET)所造,膠樽底部會印有一個以箭嘴組成的三角形標誌,標誌內有回收編碼「1」。

PET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樹脂,其塑膠具質輕、透明度高、耐衝擊不易碎裂等特性,也可保留樽內二氧化碳氣體,讓汽水保持有「氣」,故適合用作盛載水和飲品。

PET遇高溫變形釋有害物質

重用即棄PET膠水樽究竟安全嗎?食物安全中心在《風險簡訊》中曾指,PET膠樽含微量「銻」(一種用作製造PET的重金屬),在貯存水期間,所含的銻能遷移到水裏去,但中心過往的研究顯示,PET樽裝飲料的銻含量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就食水水質所訂的指引值,故不會對健康構成風險。

但中心提醒,不管是哪一類塑膠,用作製造塑膠的化學物(例如化學單體及添加劑),會隨塑膠的溫度和接觸時間一同增加。雖然更多的化學物從膠樽遷移不一定對健康構成風險,但可能會改變膠樽內的水的色香味等感官特質,故不宜讓PET樽裝水受陽光直接照射。 

【延伸閲讀】水樽含BPS干擾荷爾蒙致早熟 點揀最安全?

中心指出,PET可安全使用於盛載飲品的物料,但其膠樽並非可無限地重覆使用,耐用程度未必及得上供反覆使用的水樽,不適當清潔和處理PET膠樽,亦可能會對健康構成潛在危險。

中心解釋,當膠樽開啓後,細菌和真菌會在樽內潮濕或載有液體的環境下滋生,如再注水入樽,新注入的水會受到污染,在溫暖的環境下,細菌可隨時間繁殖至有害的水平。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和化學科技系助理教授容家富表示,PET一般只適宜倒入約20至30度的室溫水或冰凍飲品,當倒入70度熱水時,會令水樽出現溶化跡象,甚至變形,繼而釋放化學物質,例如添加劑,相信正常市民看見水樽變形也不會嘗試飲用。

不建議不斷重覆使用

至於PET膠樽的重用壽命有多長?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副教授梁嘉聲博士指出,視乎市民的使用情況及水樽物理性破損程度,例如有否花痕、變形等,加上市民使用後會在樽口殘留含細菌唾液,處理不周會令細菌不斷滋生。他提醒:

不應用PET膠樽承載其他飲品,例如用礦泉水樽裝可樂。

他又指,PET膠樽較「薄身」且容易破損,一般不建議不斷重覆使用。

綜合食物安全中心及消委會建議,重用PET膠水樽的市民應注意以下事項:

1. 檢查膠樽,確保沒有破損,選擇內壁和底部平滑、凹凸面較少的水樽,並定期更換。

2. 如發現水樽變色、爆裂、有異味,或對其衞生狀況有懷疑,不應繼續使用。

3. 徹底清潔膠樽,並確保樽內完全風乾,才可使用。

4. 把膠樽注滿前,應先徹底清洗和弄乾雙手,避免交叉污染。

5. 再用膠樽應以類似原來用途為原則,例如膠樽在購買時是載水,再用時不要用作盛載其他液體或飲料,不適宜用來盛載醋或油等物質。

6. 待水或飲料變涼後才注入膠樽。

7. 如原來的產品上註明「避免受陽光照射」,再用膠樽時亦應遵守有關指引。

8. 注入清水後,應盡快飲用;飲用時,不要與他人共用膠樽,因唾液能傳播病菌,引起疾病。

9. 清潔時可考慮用軟毛刷配合洗潔精洗擦水樽內壁和底部,再用清水徹底洗淨才使用。

【延伸閲讀】保溫杯「 四不裝」 小心自製「鉛水」

【延伸閲讀】一App睇晒免費冷熱水機位置 開發者:抗衡30億元樽裝水利益【有片】

【其他熱話】成日生頭瘡?12款洗髮水含可致敏防腐劑易頭皮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