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思老化生危險 大批換植原生樹種【有片】
發布時間: 2017/08/20 15:16
最後更新: 2017/08/20 15:16
植樹除可美化環境,紓緩氣候問題,本港更早於50、60年代起,借大量引入和種植外來生長迅速的台灣相思,作為先鋒樹種,鞏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配合基礎建設快速發展。
可惜再堅韌的樹,也有老化的一天,台灣相思平均壽命僅50至60年,年老的相思樹會有倒塌風險,對市民構成危害。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樹木管理專修學科統籌鄧銘澤表示,早年在港種植的台灣相思,現已陸續步入老年期。他解釋,台灣相思是一種中型常綠樹種,經過40、50年後便開始老化,樹幹會受不同真菌感染,開始生病,枝條容易折斷,由於它們大都種植在一些人流、車流較多的路旁斜坡上,當枝條折斷時,容易危及途人安全。
為防患未然,路政署去年4月推出斜坡植林優化計劃,逐步更替路旁斜坡上老化的台灣相思。署方經調查和評估,並諮詢樹木專家和區議會意見後,優先處理老化、健康和結構欠佳、倒塌風險高的台灣相思,並參照發展局相關種植指引,改以同樣能抓緊泥土、防止水土流失的合適原生和本地化植物替代,增加生物多樣性。
計劃至今已推展到11個試點,系統性地移除結構狀況和健康欠佳、呈現老化的台灣相思,重新栽種朴樹、冬青樹、羊蹄甲樹等原生和本地化植物,減低老樹倒塌風險,也藉此提升生物多樣性、美化路旁景觀。至於移除的木材則用作教學、雕塑、家具、種植等用途。
署方未來會擴展試點至大嶼山嶼南道、屯門屯興路、青衣西路、元朗大棠山道、南區深水灣道等,並會密切監察成效。
相思樹老化問題已經來臨,近年因健康和結構狀況欠佳而需移除的相思樹數目亦持續上升。註冊攀樹師謝煒指,處理老化的台灣相思時,具有很大挑戰,因為枯死的台灣相思木材較堅硬,很難砍伐,而且樹幹失去韌性,變得脆弱,攀樹師爬上樹處理時,或未及評估樹木枯死情況,可能跟枝幹一起跌下來。
路政署園境師黃卓謙則指,相思樹是外來品種,果實並非本地動物、雀鳥的主要糧食,所以生態價值較低,舉例指移除黃大仙培民街的相思樹後,已重新栽種朴樹、冬青樹、羊蹄甲樹等喬木,還有車輪梅、杜鵑花、龍船花、大紅花等灌木,透過多元化和多層次的植物配置,吸引很多蝴蝶和雀鳥,同時減少水土流失,希望為社區度身訂造,營造更美麗的路旁景觀,添加社區色彩。
換樹自然衍生棄木,但部分相思木材則會供給學校作教育用途。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藝術工作室技術員及指導員凌展騰認為,台灣相思木材軟硬適中,適合製成木雕,亦可製成家具,延續相思樹的生命,顯現其人文價值。此外,台灣相思的木材還可用於職業訓練班的鏈鋸訓練,或用作種植靈芝等可食用或藥用菇類的原材料,重用價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