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助理院長 推動救災實戰教學
發布時間: 2017/09/08 07:45
颶風天鴿造成嚴重破壞,令人反思城市人的救災意識。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陳英凝,藉着早年擔任無國界醫生,在前綫見證戰爭及災害的經驗,反思救災與醫療人道的重要性。
6年前她與牛津大學合作,成立環球實地教學計劃,讓學生有機會深入偏遠的少數民族村落,教導當地人如何在缺水的情況下,勤洗手和刷牙,學生也能在實踐中學習謙卑,做到教學相長。
2003年本港爆發SARS,疫症過後,社會開始關注公共衞生工作,中大也因而將公共衞生學系提升為學院。當時在衞生防護中心緊急應變及資訊處工作的陳英凝,因而被招攬加入中大。
陳指,當時的入職條件是必須容許她在課程中加入救災及醫療人道的內容。她又指,當年自己是到海外進修才能學習有關救災的知識,但她一直深心不忿,明明香港是亞洲的中心,為何接受培訓一定要到美國?故決心要在亞洲區成立一個研究救災的中心。
2011年,陳撮合中大與牛津大學合辦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並出任創院院長。由陳制定的環球實地教學計劃,除了在中國少數民族村落設定研究基地外,也進一步擴展至中國以外的地方,參與計劃的學生也不再只侷限於中大公共衞生學的學生。
環球實地教學計劃累積至今已有來自32個國家、600名學生及4萬名村民受惠,陳也因而獲教資會頒發一般組別的傑出教學獎。城大由協理學務副校長馮剛帶領的團隊,也憑着在課程中引入重探索求創新的元素,獲得一般組別的傑出教學獎。而新晉教學人員組別,則由中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蘇可蔚獲得。
【其他熱話】那些年特別朗誦技巧梁逸峰 變身中學中文老師
【其他熱話】MUJI 無印請海外MT 毋須識日文月薪1.5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