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笨心理進修課程 學費4萬只派網上抄襲筆記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9/14 12:31

最後更新: 2017/09/14 16:43

分享:

分享:

消委會呼籲消費者,要慎選增值課程。(消委會選擇月刊截圖)

自我增值固然重要,但要留意課程質素及機構口碑。消委會去年接獲255宗與增值及技能課程或興趣班的投訴,較去年的236宗,微升約8%;今年首8月亦收到100宗相關投訴。

陳先生支付了5800元報讀為期5天的「探索課程」,在課程的最後一天,導師開始「洗腦式」地硬銷第二及第三階段的課程,催促學員立即報名,陳因有感課程對自己幫助不大,拒絕參加。他其黎受邀參加「探索課程」分享會,繼續婉拒參加更多課程,卻遭導師及自稱前學員的人士輪流質問不參加的原因,他最終難抵連續3小時的疲勞轟炸,無奈支付課程第二及第三階段共1.85萬元的學費。

更多消委會報道【按此即睇

陳先生遂向消委會求助,會方嘗試居中調停,但該公司堅持投訴人是自願參加並拒絕退款,因此建議事主透過訴訟追討。

另一名投訴人張小姐有意報讀某公司的兒童心理輔導證書課程,公司導師聲稱自己是香港某心理學會會員,並持有一些外國認可資歷,事主因此毫不猶豫地以3.98萬元報讀課程。惟她不久便發現課程大綱與培訓機構的宣傳冊子有很大差異,例如導師只是安排學員進行小組討論及派發筆記、沒有仔細教授輔導理論、並且有學員發現筆記內容是從網上抄襲得來等,而全班只有4名學員。

張小姐其後得悉該名導師並非所聲稱的某心理學會會員、感到不滿,向消委會尋求協助。惟該公司拒絕回覆消委會的來函及電話,會方建議投訴人諮詢法律意見,以決定下一步行動。

朱小姐報讀了標榜由「外籍導師」任教的英語課程,卻發現所謂的「外籍導師」原來是持澳洲國籍的華人,令她大感失望。雖然投訴人承認該名華人導師英語音純正,但課堂中近8成時間都是以廣東話授課,不符合她當初揀選此課程以改善英語會話的原意。

事主聲稱在報讀課程前,職員曾向她保證課程的重點是由「外籍導師」提供對的會話訓練。但是她從沒有在該學校遇見過「外籍導師」。該公司堅持其課程通過及符合持續進修基金的要求,且任教導師操流利英語並持有認可資歴。經消委會調停後,該公司最終同意向投訴人退回8成、約6000元已繳學費,以作和解。

消委會建議營商者可以考慮提供導師姓名、相片及教學資歷等資料、確保說明清楚無誤;消費者亦應先暸解培訓機構或專業團體背景、名聲等,並妥善保留課程簡介及單據等資料、作為出現爭議時的憑據。

【延伸閱讀】消委會尿袋測試 3款電量與標示相差超過40%

【延伸閱讀】逾半兒童滑板車不達標 手柄物料可致皮膚炎

撰文 : 陳曉瑩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