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受訪中港婚姻家庭考慮定居大灣區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9/26 13:23

最後更新: 2017/09/27 15:18

分享:

分享:

研究指55%受訪者表示,樂意考慮在「大灣區」長遠定居。(資料圖片)

香港集思會一項研究發現,港女嫁內地男數目大增、雙方教育程度顯著提高、夫妻年齡差距縮小及內地配偶在港就業人數增加,均屬近年兩地婚姻的四大趨勢。

該會引述統計處數字,指出過去20年,兩地跨境結婚的宗數累積逾48萬宗,夫婦人數接近100萬,相等於現時本港家庭住戶比例約20%,亦佔整體港人婚姻的44%。而在港登記的兩地跨境婚姻個案中,港人跟配偶的整體年齡差距中位數,由2001年的8歲,降至去年的4歲,創16年新低。

研究顯示,55%受訪者表示,樂意考慮在「大灣區」(即包括香港、廣東、深圳等鄰近城市)長遠定居。不過,逾60%受訪者認為香港教育制度、醫療服務比內地優勝。對於兩地的宏觀前景,70%受訪者對內地前景有信心,但對香港前景有信心的只有50%。雖然大部分受訪者仍認為香港的工作或事業發展機會比內地好,但在投資機會,兩地則相距不遠。

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分析,受訪者願意搬往大灣區居住,並不等如他們支持政府的相關政策,主因本港居住問題大,加上不少跨境婚姻夫婦已「兩邊走」,影響他們來港定居的興趣。她舉例指,一名娶了哈爾濱女士為太太的港人丈夫稱,與父母一家7口居於慈雲山約700呎的居屋,太太卻感私人空間不足。由於本港樓價高,未能於本地「買樓」,遂選擇於上海置業,閒時北上休息度假。

香港集思會行政總裁黎黃靄玲分析,受訪者願意搬往大灣區居住,並不等如他們支持政府的相關政策。(經濟日報記者攝)

黎黃靄玲指,隨着愈來愈多跨境家庭考慮移居內地,或長期在香港、內地「兩邊走」,建議政府將「家庭團聚」生活圈的定義擴大,加強了解居於內地港人的處境,提供適當支援。

今次研究於6月至7月期間進行,針對中產及學歷較高的兩地跨境婚姻夫婦,涵蓋桌面研究、以問卷形式訪問804名跨境結婚人士,並與另外33名受訪者進行深入訪談。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