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退熱貼假降溫發燒更難退 醫生拆解有無副作用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0/06 16:40

最後更新: 2017/10/26 13:33

分享:

分享:

孩子發燒,不少家長都會用退熱貼助降溫,減輕發燒不適,但網絡流傳指退熱貼假降溫,影響身體免疫系統反應對抗病毒,結果拖長發燒時間;台灣亦有醫生指發燒是身體正常反應,除非高燒,否則毋須急於退燒,而退熱貼只是舒緩不適,作用有限,反而可能引起敏感。究竟用退熱貼有沒有副作用呢?

網上流傳「別再用退熱貼」,稱有醫生提醒,退熱貼會令身體造成假象,額頭溫度低了,但身體又需要熱度燒走病毒,身體無所適從,影響免疫系統工作,以致更難退燒。

帖文又提醒,有護士朋友說不會夜間讓小朋友用退熱貼,除非有成人整晚看著,因為退熱貼有可能被孩子不小心抓甩,封住鼻子。

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發燒只是一個病徵,最常見的病因是流感、傷風、喉嚨發炎,甚至是癌症,故病人要降溫外,更需要找出病因才可對症下藥。

鄭志文指,發燒時以外物為患者降溫是正確的做法,以前大多數人會用冰敷,但因冰容易溶解變成水流出,對病人造成不便,現時則轉用退熱貼,尤其經常郁動的小孩。退熱貼只是通過水汽化吸熱的物理變化,達到迅速降溫的效用。

他提醒家長,1歲以下的嬰兒發燒,表面的血管會收縮,形成手腳冰冷,但身體其他地方仍出現高溫,故可用退熱貼或較凍的毛巾敷胸口或背部降溫。

至於6歲以下的兒童,因腦部發育未成熟,容易出現發燒抽筋,故當他們發燒時會較危險,需盡快求醫。

鄭醫生又指,若退熱貼鬆脫,確有可能封住小孩的口鼻,影響呼吸,故成人需時刻注意;而部份人亦可能對退熱貼敏感。他教路:

除退熱貼外,有其他降溫的方法,如冷敷、用凍毛巾抹身、以低過體溫的水洗澡,甚至是開冷氣。

兒科專科醫生溫希蓮則指,小孩通常會將退熱貼貼在額頭、腋下及背部等位置,不過效用只是一般,退燒藥較退熱貼有效,因藥物可在身體內發揮作用。她又指,發燒只是免疫系統對抗病菌的反應,患者或感不適,可用退熱貼及退燒藥降溫,減低不適,但不會影響免疫系統運作及殺死病菌。

溫醫生續稱,單憑發燒的病徵難以診斷患者的病因,但可幫助臨床判斷。她又提醒,退熱貼或會造成敏感,病人用後若出現紅腫或痕癢就不要再用;另過期及已失去黏力的退熱貼都不應使用。

溫醫生又指,6個月以下嬰兒仍帶有母親的抗體,故較少發燒。不過,他們一旦發燒便有機會是嚴重感染,或會在幾小時內出現迅速的變化。至於幼稚園生亦較易生病,多為上呼道感染,亦常出現流感、手足口病及腸胃炎等,家長要注意小孩的病徵,並盡快求醫。

綜合兩名醫生的意見,以下是使用退熱貼的注意事項及發燒降溫的方法:

  • 除額頭外,頸部、腋下、腹股溝、手腳關節位亦為散熱比較快的部位,可用退熱貼或冰敷降溫;
  • 成人需留意幼童使用退熱貼,免出意外封住小孩的口鼻,影響呼吸;

  • 不要使用過期及已鬆脫的退熱貼;

  • 除退熱貼外,亦可用凍毛巾抹身及開冷氣解溫。

【延伸閱讀】退熱貼降溫5個部位 邊個部位最涼快?

【延伸閱讀】發燒會燒壞腦?醫生教你區分發燒與腦膜炎

【延伸閱讀】小朋友發燒會長高?拆解育兒6大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