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標靶療法減慢非小細胞腺狀肺癌惡化

特約

發布時間: 2017/10/11 17:39

最後更新: 2017/11/09 12:12

分享:

分享:

非小細胞肺癌是其中一種常見肺癌。此類肺癌可再被分為腺狀、磷狀及大細胞型,以腺狀肺癌最為常見。近年, 非小細胞腺狀肺癌個案有上升趨勢。現時仍未有一個確實原因解釋近年非小細胞腺狀肺癌的上升趨勢, 有可能是與空氣污染增加有關。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表示,非小細胞腺狀肺癌徵狀並不明顯,確診時多已屬晚期,腫瘤已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如骨、腦或肝,病情嚴重,增加治療難度。此類肺癌的晚期症狀包括不停咳嗽、咳血、氣促及因腫瘤入侵肺膜、肋骨、胸骨及脊椎神經而引起的劇痛等。治療目標是儘快控制腫瘤生長,舒緩症狀。

雙標靶治療效果迅速顯著

梁廣泉醫生分享他的治療經驗。一位50多歲的非小細胞腺狀肺癌病人在首次確診時,癌細胞已轉移至骨。 

「他的右肺有很多積水,有氣促及需要插鼻喉,狀況辛苦 。」

梁醫生立刻為病人抽走肺水,舒緩氣促。同時為他抽取組織化驗,結果證實腫瘤帶有EGFR型基因變異的情況。

為了迅速舒緩症狀,他決定同時處方兩種標靶藥物給病人 。其中一種藥物能抑制腫瘤細胞分裂及生長;另一種阻截腫瘤的血管增生,令腫瘤無法得到養份,簡單來說是令癌細胞「斷糧」。

在用藥後一個月,病人已沒有肺積水,氣促已改善,腫瘤指數亦明顯降低,顯示腫瘤生長已受控 。病人有足夠體力應付往返中港兩地的繁重工作。他不需留院,只需每三星期回院覆診一次,生活質素不受影響 。 

「一般來說用藥後一、兩個月內可成功控制病情,舒緩症狀,治療結果算是好理想。」

 

外國的雙標靶療法研究顯示副作用無額外增加。一般標靶藥的副作用是輕微高血壓、皮膚出現紅疹、肚瀉等症狀。

 

(以上健康教育資訊由羅氏大藥廠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