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腸病患者增 疑涉食物添加劑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0/18 17:10

最後更新: 2017/10/18 17:11

分享:

分享:

無藥可醫的炎症性腸病在香港的發病率過去30年大升30倍,香港至今有逾5,000患者,有80後老師發病後要輸血357包保命。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懷疑,除了基因及環境等問題,發病率飈升或與食物添加劑有關;有關的添加劑常見於雪糕及花生醬等,本身有基因風險的孩子常吃這類添加劑食物恐易病發,促家長留意。

炎症性腸病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兩大類,患者的消化道會發炎和潰爛。發病年齡一般介乎20至40歲,症狀包括大便帶血和黏液、腹瀉、腹痛、體重下降、發燒及消化道以外的器官如眼睛、皮膚和關節發炎等,症狀更會終身伴隨病人。患者一般需要用藥物控制病情,嚴重者則要接受手術治療。

中大昨日發表世界首份有關炎症性腸病在全球的發病率及流行率的報告。中大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合作,分析全球逾1.1萬份涉及炎症性腸病的報告及文獻,結果發現過去30年亞洲區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其中香港在30年間升近30倍,每100萬人便有26宗新症,較日本、澳門﹑台灣及新加坡等亞洲地區更嚴重。而南韓發病率最高,每100萬人有78宗,其次是廣州。

研究團隊指,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亞洲、非洲及南美等地區發病率均有升勢,料與當地居民受西方生活習慣影響有關,在亞洲區男性發病風險較高,西方則女性較易發病。而隨中國趨向城市化,居民生活漸變西化,預計2025年中國個案增至逾150萬宗。現時本港公院個案有5,000宗,以克隆氏症為例,每年治療成本為4萬至5.5萬元。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表示,炎症性腸病成因未明,估計與基因、環境因素及情緒有關,亦包括西化飲食習慣,如進食過多高糖、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臨床研究發現,進食三高食物會令發病率增2至3倍。

食物添加劑亦是風險因素之一。海外研究發現,食物添加劑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 及Polysorbate 80(P80)可致實驗鼠出現類似炎症性腸病症狀,若本身已有風險基因,還日日食雪糕,發病機會都較高,因現在很多小朋友日日食雪糕,家長都要留神。黃秀娟提醒,食品成分表中CMC及P80或分別標示為E466和E433,須定型或長期保鮮的食物添加劑含量會較高,如雪糕、牛油及罐頭食物。

中大研究團隊未來會邀請患者紀錄他們的飲食習慣,包括將他們吃的食物拍照,尤其是拍下營養或成分標籤,包括添加劑成分。若研究得出那些添加劑有影響,不是叫小朋友完全不要吃,但不要吃那麼多。

她又指出,此症發病群體年輕,或與胎兒在母體受微生物感染有關,未來會作胎糞研究及食物追蹤;另外,由於此症病理成因未明,亦未有根治方法,相信於病例數目還未到頂峰之時,未來10年是找出此症成因及預防方法的黃金時間。

【其他熱話】27日大B女及3歲仔感染腸病毒

【其他熱話】12歲童染腸病毒71型併發腦幹腦炎需深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