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赴新西蘭讀IB:有更大空間思考我的未來

親子

發布時間: 2017/10/19 18:22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9

分享:

分享:

成立近10年的Auckland International College提供預科課程,沒IB背境同學須先入讀11班的校本預備班。(由受訪者提供)

要選讀IB課程除了國際學校或直資中學,有港生更遠赴海外。兩位香港港學生,分別在今年7月和前年,入讀位於新西蘭的IB學校奧克蘭國際學校(Auckland International College,AIC),該校吸引不少亞洲學生入讀,同學表示奧克蘭國際學校生涯規劃成熟、學習氣氛濃厚,有大量機會讓他們發揮領袖才能,提升目標感和信心。

成立近10年的Auckland International College(AIC)只提供IBDP課程(預科),如沒IB背景的港生,須先讀一年IB預備班(第11班),即須留校3年學習。

宿舍內設大型温習室,學生每晚也要在此温習兩小時,漸漸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由受訪者提供)

現時學校300多位同學中一半是當地人,其他來自亞洲,該校學校發展總監余錦明(Ken Yu)解釋AIC歷年升讀全球知名大學比例很高,去年有90位畢業生取得近400個全球前50名大學取錄。

我們有來自各地的顧問團隊,在新生入讀時每月面見他們一次,指導他們訂目標及為大學作預備。另外學校設有朋輩支援計劃,由12班學生當領袖,以10人一組每星期跟新同學接觸,分享學習和生活經驗。

余錦明(哲學博士)謂學校畢業生不足10%會在新西蘭升讀大學,更多學生選擇到英美加及亞洲各地升學。(由受訪者提供)

他解釋,亞洲學生重視學習,結集一起有互相促進作用,加上老師來自世界各地,提供不同文化視野和語境,學校語文科共有7種語言可供選修,而學生大部分住校,宿舍生活環境也是促進國際交流。

學校在海外招生比例也刻意平均取錄,各地海外生各錄取10%至20%,學生絕大部分住宿舍,3至4人一間房,每半年轉換一次室友,故3年高中能與12至18名不同國籍同學交流,並習慣其英語運用。

學校的宿舍由旅館改裝而成,每房住3至4人,每名室友皆來自不同國家,溝通時只能用英語。(由受訪者提供)

Solomon:實踐自主學習

現年18歲的Solomon Yeung就讀該校13班,正預備考大學,目標是考入新加坡國立和波士頓大學電腦系。他謂自己性格內向,在港時就讀沙田一間注重英語教育的直資學校,故中四後到AIC能適應全英語環境。

IB注重參與討論和公開分享,需要時間適應,但學校本身的學習氣氛很濃厚,Pre-IB時我挑戰自己選取英語為第一語言,在堂上跟不同國籍學生討論文學名著,擴闊了我的眼界。

學校的圖書館設有阅讀區和討論區,除了提供教科書外,圖書館更提供中、日、韓等小說和漫畫。(由受訪者提供)

Solomon自小學開始學劍擊、中樂,到AIC後因IB要修創意服務活動時數,他加入西洋棋學會、籌備了數次出外比賽;最有趣是早前發起了教學資源計劃,組織幾位不同國籍的亞洲同學構思把網上教室Khan Academy的教學內容譯成各自的語言。

我們從平常上網自學得到啟發,並以此做創意服務命題。

IB重視學生自主,即使報大學也主張學生自己找考試資料,並向老師滙報目標,老師同時鼓勵大家留意各地的大型學術比賽,例如在新西蘭有全國數學及經濟比賽,成績備受長春藤名校認同,學校都鼓勵我們嘗試。

學校離奧克蘭城市45分鐘車程,周邊是小社區,校風純樸,他謂即使學校不規管學生出入,但同學們都很自律。

讀IB要學會時間管理,在這裏讀IB跟香港的分別在有更大空間思考自己的未來,之前我只知要讀書考入港大、科大,但其實有更多可能性。

Solomon爸爸楊生謂,選擇讓兒子留學而不讀本地IB學校,是衡量本地學費也不便宜,去海外讀IB更可增加世界觀,也見到兒子很快學會自立。

Solomon(右二)10月統籌了一次比賽,帶同學去了Christchurch參加全國西洋棋比賽,取得第三名。(由受訪者提供)

Lefinno︰發展個人興趣

15歲的Lefinno Kwok在港完成中三,今年7月入讀該校Pre-IB班(11班),現修讀了11科,Lefinno謂學習生活很忙,但比香港有空間讓他發展個人興趣,他尤其欣賞這裏的輔導課程,令他調整目標。

15歲Lefinno剛於7月入學,爸爸感到兒子抽離香港的環境後,很快建立目標。(由受訪者提供)

學校每天上10節課,每節40分鐘,功課着重要學生搜集資料及公開分享。同學謂IB數學科的程度低DSE一年,喜歡老師授課要求著重學生能深入理解知識。

例如文學課曾要我們代入詩人寫詩時的思想去創作,學習不同文體也會鼓勵我們在雜誌中去找一些字去分析,我喜歡用這樣方式學習,這3個月以來我愛上了作曲和看書。

Lefinno笑謂放學後的校園生活也很豐富。

學校有好多圖書館,活動室有桌球枱、琴和鼓,學校鼓勵大家自己成立興趣學會,例如有人開了編程組、中國文學和棋會等,不同地方的學生也時會表演自己的地道文化,例如曾有學生打太鼓。

學校活動室一角。(由受訪者提供)

怎判斷子女是否適合IB

到底家長如何判斷子女是否適合IB?Ken Yu認為IB學習的環境可讓孩子自然調校,而小朋友即使英文稍遜,但看到同輩表現,也會很快模仿。再者,IB不主張學生機械化地背誦資料,而是著重運用,故更適合大學方向。

IB老師跟傳統香港教育下的老師,角色上更視學生為中心,引導性較強,希望學生有自己思想。

課室張貼科研功課。(由受訪者提供)

他謂IB本身是一個很包容的系統,希望栽培8種特質,發展小朋友全人。

當中要栽培的特質例如Knowledgeable「學到知識」,那只佔其中之一,但相對華人家長學到知識是最重要目的,故他們要先認識到IB還需要學生成為Caring、Risk-Takers、Open-minded的人。

其中Open-minded是IB很重要的一環,所謂Open-minded的人是指他不可固執、能接受別人意見、有不同想法和角度。

所以IB教室常出現不同立場,極鼓勵討論,容讓學生找一位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去作多角度分析,作出不同的資料搜習後,闡釋其個人立場。

Info

奧克蘭國際學校

電郵:kenyukamming@yahoo.com

【延伸閱讀】【Executive Mommy】讀IB = 供一層不能「斷供」的樓 

【延伸閱讀】蔡繼有學校重視多元思維 總校長:IB難度在於要發揮自己

【延伸閱讀】丁子高為兒子報讀英基背後:IB着重活學活用【有片】

【延伸閱讀】IB選校的抉擇 IB專家拆解不同IB學校強弱

撰文 : 胡麗珊 TOPick 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