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中學生運動量少 中風愈趨年輕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0/29 15:11

最後更新: 2017/10/29 15:11

分享:

分享:

香港中風基金倡加強宣傳推廣,令青少年及社會及早認知中風危機。(晴報記者攝)

不少人認為中風只發生在肥胖人士或長者身上,但調查發現,本港青少年生活習慣不健康,近4成中學生每星期運動時間僅得一小時或以下。香港中風基金指,全球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多只有約30歲人士中風,認為應從小培養學生定期運動習慣,降低中風機會。

香港中風基金於上月29日至本月20日,透過問卷調查收集1.2萬名中學生生活習慣資料。結果發現,28%中學生完全沒有食水果習慣,56%受訪者在一日三餐中沒有進食足夠的蔬菜。

38%中學生每星期運動時間在1小時或以下。接近7成中學生卻日均花4小時使用手機或電腦娛樂。

香港中風基金指,本港2010年發表的一份醫學報告曾比較2002至2004年,及1999至2001年間港人健康數據,發現35歲至44歲年齡群的中風人數增加約20%。

41歲的阿勇自中風後飲食清淡,並多做運動改善健康問題。(晴報記者攝)

41歲的阿勇從事回收行業,每日工作時間16小時,一日三餐幾乎都外出用膳,每餐多肉少菜,甚少做運動。今年8月他在等巴士期間,突然感到「頭暈暈、企唔穩」。逐自行到醫院求醫,及時救治中風。他出院後記憶力及體力大不如前,自此立志改變不健康生活習慣。

香港中風基金執行委員會秘書霍偉明指,曾有中風個案患者僅18歲,但該患者常做運動,未知是因遺傳或其他原因導致中風。

香港中風基金主席方道生說,中風是本港第四號殺手,任何年紀人士都有機會中風。且近年中風有年輕化趨勢,對倖存者,照顧者及朋友帶來壓力及負擔,青少年有必要及早認識及預防中風,多關注、早接觸、快行動,可望減低中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