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再生勇士 從不幸中擁抱幸福感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1/05 23:33

最後更新: 2017/11/05 23:38

分享:

分享:

十名再生勇士。(陳偉英攝)

玻璃杯裏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只剩下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說「還有半杯水」。人生也一樣。十大再生勇士名單出爐,表揚10名香港及3名內地長期病患者的正面人生觀。其中一人為全球首名征服南極超級馬拉松的視障運動員,他由失明後失去工作、失去女友、陷入抑鬱,至後來發奮,成功「跑出個未來」,直言失去視力反而令其生命變得更精采﹔亦有獲獎的輪椅舞表演者,難忘一名小四學生的一番說話,令她學習從不幸中尋找幸福。

梁小偉指,長跑讓他學習用眼睛以外的感官享受世界。(經濟日報記者攝)

獲頒再生勇士的視障長跑運動員梁小偉今年52歲,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2009年的一個早上突然失去全部視力,亦頓時失去工作和女友。他指,當年生活潦倒,陷入抑鬱,終日買醉,曾誤把蟑螂吞進肚,又把滿佈在睡床及地上的老鼠和蟑螂當成寵物。

梁小偉一年後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名先天失明但從沒放棄生活的視障人士,並在對方鼓勵下,決定重新學習視障人士生活技能及接觸跑步。

梁小偉(左)在領跑員帶領下,今年初完成南極超級馬拉松比賽。(再生會提供)

經過七年刻苦練跑,梁小偉現時是全港視障組別十公里、半馬及全馬的最快紀錄保持者,今年初更成為全球首名完成南極超級馬拉松比賽的視障人士。

梁小偉直言,跑步讓他「跑」到不同國家,擴闊眼界,用眼睛以外的感官享受世界。在跑道上獲獎無數,但他認為,今次獲頒「再生勇士」別具意義。

感謝上天讓我失去視力,否則我只是一名跑得很快的普通人,我成為視障運動員,才能讓我以身體殘障鼓勵別人。

梁小偉指,下一個目標是征服北極的超級馬拉松賽事。

鍾少琼(左)指,感恩好友蘇麗麗(右)一直陪伴在旁。(陳偉英攝)

自小患有脊柱側彎的鍾少琼,自幼與家人關係惡劣,1989年的一個早上,突然全身關節紅腫發炎,其後證實患上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關節變形,1998年更因頸椎嚴重受損需用輪椅代步,只有一雙手可以郁動,醫生更直指已無法治療,提議她入住老人院。

鍾少琼憶述確診患病後,遭家人﹑醫生及朋友離棄,心情跌至谷底。

覺得猶如被判死刑,我不停問上天,為何所有不幸的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我是否錯到世界。

她說,當時並不甘心,決定自己改變命運,最終花上6年時間,完成修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商科高級文憑夜校課程,更以優異成績畢業,這讓她感到自豪,也在灰暗的人生開始看到色彩。

鍾少琼表示,抗病路上感恩身邊有人默默支持,接送上下課和風雨不改地探望,最深刻是在一次小學分享會上感觸流淚,一名小四女生的安慰令她當頭棒喝。

她說,我從小到大都沒有人關心,患病後反而有人不問回報地幫助和疼愛我,所以患病坐輪椅其實使我變得幸福了,這番說話讓我不再只向壞的方面看待事情。

鍾少琼(左)與另一名再生勇士黃和洲(右)為雙人輪椅舞拍擋。(再生會提供)

她又說,在參與義工活動期間,有機會初嘗接觸輪椅舞,讓她由自卑膽小變得勇敢和自信,享受並投入在舞台上的一分一秒,也為她帶來滿足感。鍾少琼與另一名今年同樣獲頒再生勇士殊榮的小兒麻痺症患者黃和洲為雙人輪椅舞拍擋,兩人並肩作戰,揚威多個國際大賽。

僅餘一隻手,也有追尋夢想的權利。

胡蕊珺(左)與母。(陳偉英攝)

22歲的胡蕊珺,4個月大時被發現頸部無力,小手緊握不到拳頭,其後證實患有肌肉萎縮症,6個月大則因肌肉萎縮症住院兩年,並需24小時使用呼吸機及於頸上開抽痰的造口,說話速度受影響,四肢僅右手可郁動。

胡蕊珺憶述,自幼因經常發燒和患上肺炎,時常出入醫院,5歲時被醫生評估身體過輕過弱不能承受手術,治療效果亦不顯著。出院後也因經常帶着大批醫療儀器外出,需面對別人投以的奇異目光,難以投入社區生活,直至母親為她買到方便外出的儀器,又帶她四處遊玩,令她認識不同朋友。

胡蕊珺(前中)與同學。(再生會提供)

胡蕊珺幾年前經歷感染豬流感一役,從死亡邊緣活過來,更讓她明白不應把專注力放在別人目光,反而應在有生之年,珍惜身邊所有朋友和家人,及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胡蕊珺自幼喜愛動漫《名偵探柯南》,也喜愛網絡世界的無拘無束,剛巧有機會在學校接觸電腦程式編寫,深感興趣,雖然只能以右手操作電腦滑鼠,惟兩年前的暑假決定嘗試編寫「名偵探的誕生」網上文字遊戲,現已有超過2500名玩家試玩,大受好評,夢想是正式成為網絡遊戲設計師。

看到網民留言指好玩,劇情有趣,很欣慰,有成功感。

她認為,患病令她的人生更有意義。

若我只是一個健全的普通學生,或會為學業而煩惱,失去很多自由,但患病反令我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林翠婷。(陳偉英攝)

今年21歲的林翠婷,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骨」,在母腹時全身已多處骨折,嬰兒時也曾因蓋被引致骨折,現時身高只有100厘米。

熱愛音樂的林翠婷,一直希望學習木結他,更希望組成一支樂隊,但擔心結他的重量會令大腿骨折,但在朋友的鼓勵和陪同下,到琴行嘗試使用適合兒童標準呎吋的結他,發現原來身體可以負荷,現時仍使用同款結他。

她說,起初亦擔心手掌及手指短小,難以學習木結他,但在老師指導及勤加練習下,發現自己也可以如常人一般彈奏樂曲,及在商場公開演出。

如果我說沒有羨慕過別人活動自如,這一定是謊言。

林翠婷不時與樂隊到商場表演。(再生會提供)

她憶述,學習結他期間,困難較高是學習按F調和弦,因為需要一隻手指按下6條弦線,對受病患影響,手指先天短小的翠婷屬極高難度,幸得老師鼓勵指相信翠婷可於3個月內彈到,翠婷即時勤力練習,最後竟在半小時內成功按下F和弦。

畏縮是克服恐懼的必經過程,但只要堅持及相信自己的能力,很多事也能做到。

翠婷今年帶同一隻臉上有傷痕、但帶著微笑的狗狗公仔出席頒獎禮。她指公仔是由醫生送贈,緊記對方鼓勵她,雖然身體殘障,也要正面面對逆境,活得精彩。她說,現時短期目標是成立玻璃骨互助組織,讓其他玻璃骨患者認識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