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心老師:一條關於親情的數學題
發布時間: 2017/11/17 17:59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8
一天二十四小時,減去工作、睡眠、交通、其他,留給家人的還有多少個小時呢?
提出這道算數題的,是學校一位八年級的學生。他在作文中寫道:平日放學後,來家裏照顧他們三兄弟的,是爺爺。爺爺年紀大了,每天早上從天后到佐敦送他們上學,下午就買飯給他們吃。有時候,看到爺爺已經很累,還是會帶弟弟到樓下玩。有次爺爺生病了,媽媽提早下班來照顧他們,不過小半天,媽媽就覺得累壞了,可想而知,爺爺平日裏有多辛苦。
不知道有多少學生,跟他一樣,在長大的過程中,每天見到父母的時間並不多?很多高年級的同學回憶童年,說到父母似乎總是很忙,晚上見不到人,早上也很難見到。尤其是爸爸,跟離家出走了一樣。等到自己再長大一些,放學之後要見的不是父母,首先是補習老師,然後是各種運動教練、音樂指導,很多時候是在匆匆忙忙的晚餐時份,或者是臨睡才與父母打個照面。
青春期的孩子們不會像小時候那麼跟父母親近,在這種繁忙的生活節奏下,各忙各的,距離就是這樣一天天推遠,等到需要溝通的時候,卻發現彼此已經失去了共同頻道。
香港學生們的幸福之處,較容易被看到;他們的不幸之處,同時也是父母的艱辛之處。如果不是要為生活奔波勞碌,誰不願意每天保證高質量的親情時間呢?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在自己孩子的作文中看到「爺爺照顧我們」而不是「爸爸媽媽」這樣的話呢?
如果可以,所有的父母都應該做做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算術題,至少,給予孩子一小部分的親情時間吧!
撰文 : 艾心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