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牌民宿氾濫 牌照處打擊不力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1/23 07:30

分享:

分享:

網絡時代來臨、共享經濟盛行,共享住宿網上平台等無牌民宿大行其道,卻難以監管。

審計署報告揭示,部分無牌住宿場所透過網站宣傳及供人預訂,但牌照事務處的執法效率成疑,有個案在5年間被66次視察及放蛇,最後也因證據不足而沒有結果;亦有個案牌照處職員只在網上瀏覽及查詢、沒有放蛇,導致沒有進展,批評當局打擊不力。

有議員指出,此類民宿接受訂房時十分警惕,署方執法及蒐證困難。

《旅館業條例》設發牌制度,規管酒店和賓館等收費提供住宿地方的處所。審計報告指出,部分無牌住宿場所透過網站作宣傳和供人預訂,但未有在網站顯示其詳細地址,也不接待未經預約的住客,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牌照事務處,有需要因應這種經營模式,在調查時採取「放蛇」行動以補不足,但署方通常沒有這樣做。

報告指出,截至今年中,有270宗懷疑個案已立案逾3年,3成案件曾作檢控,餘下6成個案則出現蒐證難的情況。其中一個案於2012年,署方調查一宗多層大廈單位無牌場所非法經營投訴,曾66次前往該場所視察和採取「放蛇」行動,當中58次,負責視察的人員因無人應門而無法進入場所、有8次視察人員得以進入場所並發現有3個房間,有來自內地、台灣、新加坡等的住客,有住客承認是透過網站租住該處數天。

然而,因該場所不接待沒預約住客、也沒有管理人,而場所沒有展示招牌或宣傳海報,令致個案開立逾5年,即使署方再接獲多9宗關於同一所場投訴,仍未蒐集足以提出檢控的證據。

另一個案是署方調查某網站經營的無牌場所投訴時,執法人員5次瀏覽網頁,未能找到場所詳細地址;另3次經網站發信息查詢是否有房出租,但經營者未有回應;惟沒有「放蛇」,立案後5個月調查工作仍無進展。

審計署建議,牌照事務處需要為不接待未經預約住客的懷疑無牌場所,採取進一步措施,又指外國不少城市,已立法打擊經由互聯網非法提供住宿地方,建議民政事務總署參考。

民政事務總署指出,總括同意報告書建議,會檢討發牌程序和相關安排;為加強打擊透過電子平台招徠的無牌旅館,牌照處已加強情報收集工作,包括成立專責小隊瀏覽互聯網網頁、流動手機應用程式等搜尋情報。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出,共享經濟大行其道,預約住宿網站氾濫,署方執法困難在於搜證,相關民宿對港人訂房十分警惕,又或不發收據,即使希望放蛇亦未必成功。

深水埗區議員鄭泳舜表示,曾接獲居民投訴無牌賓館並向署方反映,最後也是投訴無門,不了了之;當局於2014年就檢討《旅館業條例》作出諮詢,結果包括加入「嚴格法律責任」罪行條文,因應環境證據向處所的業主提出檢控,另增加罰則望收阻嚇作用等,但至今已等了3年,希望當局盡快推動完成立法工作。

審計署表示,在本港發展民宿的呼聲一直存在,建議民政事務總署制訂有關民宿指引時,需把民宿與其他類型的賓館加以劃分、諮詢相關持份者,以及考慮外國在規管民宿方面的經驗是否適用於香港 。

【其他熱話】名牌米粉吃到傷腎致癌? 孔雀牌東莞米粉鎘含量超標6成

【其他熱話】迪士尼5萬門票大抽獎結果公布 中獎要知6件事【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