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港生閱讀能力失全球榜首位置 電子模式削弱閱讀能力
發布時間: 2017/12/06 14:26
最後更新: 2017/12/06 16:49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結果今日(6日)出爐,香港的閱讀平均分為569分,比國際平均分高69分,位列全球第3,但較上一次的研究下跌2位,屈居俄羅斯及新加坡之後,未能穩守榜首位置。俄羅斯成全球第一、獲581分;新加坡則以576分排第二。
負責研究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謝錫金指,排名下跌是源於本港家庭閱讀資源停滯不前,加上本地父母的閱讀模式已由文本轉向電子產品,提醒他們以身作則,並從小培養子女的閱讀興趣。他舉例:
新加坡已成立中及英文的閱讀中心,統籌學生的閱讀活動及習慣,學校亦有安排閱讀專家協助學生;俄羅斯向來都保留著家長每晚與子女一同閱讀書本的傳統,因此兩地學生閱讀能力穩步上升,超前本港。
研究顯示,過去5年香港小四男女生閱讀能力差距收窄,而本港女生的閱讀成績仍比男生佳,前者得分為573分,後者則獲564分,兩者差距亦較國際男女生平均差別的19分低。
研究亦發現,普教中與粵教中,在學生閱讀能力上沒有明顯差異,但普教中學生的閱讀平均分是569,粵教中學生的閱讀平均分為571,粵教中的學生得分略高於普教中。
港大教育學院博士林偉業分析,本港既有文化反映,學生即使對事物投入感不足,亦會抱「做到最好」的心態。該院副教授張慧明表示,家長應釐清書本的作用是閱讀而非練習,亦不應將學生的閱讀當成一項功能性活動。
謝金錫強調,家長若希望提升子女的閱讀能力,需要先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習慣和態度,以身作則,以改善家庭的閱讀環境,讓子女從小參與閱讀活動,並提供和種資源和兒童讀物來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他稱,在子女入讀小學前,常跟子女進行家庭語文活動,例如看書、說故事、唱歌和玩文字遊戲,並多帶他們上圖書館,對子女將來的閱讀能力有正面影響。
教育局發言人說,研究結果顯示,相對於其他國家或地區,香港小四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社經狀況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較低,反映不同持份者對學生教育的支援,對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和語文能力起關鍵所用,而且香港小學教育系統能為學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
發言人又說,研究結果亦顯示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家長的參與有正面的關係。相反,在課後參與補習的學生,其閱讀成績與沒有參與補習學生的成績並沒有顯著差異。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每5年進行一次,去年3月至6月調查全球50個國家或地區共32萬名小四學生,當中包括隨機選取本港139間小學的3533名學生。調查由教育局委託港大教育學院進行,學生要在40分鐘,閲讀兩篇、每篇1200至1500字的文章,再作答心選擇題、長短問答題,亦要完成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