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博智小學打通電腦室 8人團隊設計STEM體驗課開拓創意

親子

發布時間: 2017/12/11 12:52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8

分享:

分享:

沈校長謂科技只是媒介,教與學才是核心,不會追趕潮流而買工具。

早於98年已建構IT設施的天主教博智小學,去年因應學界推行STEM大勢,成立8人團隊為各級設計相關活動,並舉辦STEM-Day讓孩子展示創意;天主教博智小學同時把電腦室打造成開放空間,引入新科技玩意,讓學生多看多摸,開拓視野。

這間概念教室不只可讓同學學習電腦,也可進行STEM學習。(林宇翔攝)

【延伸閱讀】浸大附屬王錦輝中小學 STEM獨立成科培養學生「兩文三能」

學校由前任校長馮立榮奠定IT基建,2014年引入27部平板電腦(現已提升到80部),推行電子教學。

去年學校成立STEM科創室「Mind-Square」(同是電腦學習室),小息會開放讓學生接觸不同玩意,包括由德國進口的磁力足球機、AR工具;高年班學生剛完成「觀鳥屋工程師」項目考察,用紙皮、雪條棍等材料創作觀鳥屋,以貫穿學習所得。

去年Maker比賽親子組stem之星是這具手製摩天輪,個人組是小六學生製作的自拍神器。(由受訪者提供)

專家入校設計鳥屋

沈燕菊校長和資訊科技主任黃禮灝解釋,觀鳥屋是生命教育一個關於人與自然的活動,今次邀請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入校分享,同學再到米埔隨導賞員作實地考察,以不同角度觀察觀鳥屋,回程後即時商討分工及交流觀察心得,並完成考察工作紙以進一步整合資料,最後建造觀鳥屋。

【延伸閱讀】軟件工程師港媽創業推STEM 讓女生不抗拒科技

小五同學以葉子布置觀鳥屋,吸引鳥兒駐留,製作時要量度斜道和內部用品規格。(林宇翔攝)

負責為STEM找尋資源的黃主任曾借調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今次跟8位老師共同設計工作紙啟發學生考慮用家需要,把STEM應用到製作屋子中。

小五的白顯章、戴智軒、吳浩然和李旻澄合作構思其「大老闆觀鳥屋」,他們謂製作時頗為辛苦。

剪小窗最難,曾經剪爆較剪;另外我們盡量用膠水,減少用膠紙,並上網找過望遠鏡的規格,希望用具合適兒童高度。

學生正學習以光固化技術的3D筆製作觀鳥屋設備。(由受訪者提供)

籌辦首次STEM設計日

學校常規STEM課堂,今年正式安排在每周三下午體驗課進行,各級學習主題由8位老師共同備課,學校去年舉行別出心裁的小學STEM-Day,利用Google-Classroom現場播放新奇發明的影片,啟發設計靈感!

學生先在體驗課透過小活動作探究,例如小一學習浮沉和密度關係,最後在STEM-Day發揮創意,用泥膠、萬字夾各自設計承載最高的泥膠船來比賽。

學生在試驗船的浮力。(由受訪者提供)

互動地板和編程機械人

現時各級在電腦課加入編程元素,小一編程以南韓「Albert」編程機械人教學,讓學生圖咭,指令機械人行走的方向,以掌握電腦語言最基本的邏輯;另外,小三至小四是用樂高Boost robot,到小五和小六會用Microbit學高階編程。

各科按照其教與學目標把IT引入,例如高年級視藝科,現時用iPad上課,方便學生即時下載電子視覺材料,再結合到實體創作上,進行即時討論、評賞及儲存個人學習歷程。

小一應用韓國開發的編程機械人進行教學。(林宇翔攝)

學校去年有引進互動地板,方便老師為適合主題活化有趣的活動,老師都感到實用,見到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更投入。

互動地板方便任何科目把內容轉化成問答遊戲,老師只用Excel輸入系統中便可製作,配合其教學。

學校引入可作教育平台的互動地板,地板會投射有關問題,孩子比賽用腳踏上答案中,即時計分。(林宇翔攝)

設關愛班  周三體驗不同主題

沈校長補充校方引入IT的原則是用得其所,而作為天主教學校,學校最關注的事項是語文和生命教育,科技是優化媒介。

學校重視照顧學習差異,設有關愛班支援小一至小四在學習上有困難或行為上需要幫助的學生。

小朋友是老師挑選,部分是家長要求,有的會分組支援,有的個別輔助。

另外我們也關心小一成長,每周設有2堂跳舞堂,培養小一生的協調和大小肌。

學校成立了8人團隊,共同為STEM備課,左一為黃主任。(由受訪者提供)

學校在周一、三和五下午不上術科,改上以體驗為主的課程,包括周一是上宗教與德育課, 周三是多元體驗堂,體驗堂會分別教授自理、餐桌禮儀、遊戲課、STEM、數學及常識體驗等。

撰文 : 胡麗珊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