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界不滿專責小組檢討 不徹底改革一筆過撥款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2/17 18:05

最後更新: 2017/12/17 18:05

分享:

分享:

11個社福團體宣布成立民間社福改革戰線。(陳智良攝)

社會福利署今年10月成立專責小組檢討優化整筆過撥款津助制度。11個社福團體今成立民間社福改革戰線,關注專責小組的認受性,及整筆過撥款機制檢討事宜。

團體在本月中旬就機制向前線社工、行政管理人員、社工學生及服務使用者進行意見調查,發現逾7成受訪者認為小組代表性不足,亦有近9成認為機制改革方向應包括推翻一筆過撥款,及重推實報實銷制度的可能。專責小組成員之一的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表示,社署署長如在下周二(19日)下午的第二次小組會議上仍拒絕討論退場機制及推倒一筆過撥款,會認真考慮退出小組。

團體在本月8日至本月14日向924名來自不同社福機構的社工、行政管理人員、社工學生及服務使用者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逾半受訪者不知道社署已成立專責小組兩個月,反映社署沒有就此廣泛諮詢業界意見;亦有7成受訪者認為小組代表性不足,應加入更多前線社工、不同範疇服務使用者,及院舍服務員等非社工職系同工。

專責小組成員之一的社福界議員邵家臻批評社署對改革毫無誠意。他說,一筆過撥款機制實施16年,而今次檢討專責小組的19名成員中,有9人是過去機制諮詢委員會或曾處理成立機制事宜的人士,屬慣常邀請者,他認為9人只會不斷重複過去十多年的意見,又說現時小組亦只有一名前線社工,及兩名來自殘疾及安老院舍的服務使用者代表,代表性不足。

戰線成員之一的彭樂欣說,專責小組以個別邀請方式確定19人成員名單,沒有民主性及認受性。

專責小組成員之一的張超雄﹑邵家臻及張志偉,表示會認真考慮退出小組。(陳智良攝)

專責小組有3名成員,包括立法會議員張超雄、邵家臻,以及社總內務副會長張志偉,三人上月27日曾參與小組首次會議,但邵家臻批評,擔任小組主席的社署署長葉文娟以不符合小組職責範疇,拒絕討論推倒整筆過撥款、優化退場機制及實報實銷,和進行通盤福利服務規劃等幾項內容,直言『如她下周二的會議上堅持這四個禁區,我會聯同張超雄及張志偉認真考慮不繼續出任小組成員,我們不想做舉手做投票機器。』

另外,調查又發現,9成受訪者均認為政府應不只限於優化,而是將社福制度作徹底改革,包括逾8成半受訪者推翻整筆過撥款及推行實報實銷的可能。

張超雄說,整筆過撥款違反業界意願。(陳智良攝)

議員張超雄直言,過去他本人、前議員張國柱及現任社福界議員邵家臻參選政綱,都以反對或徹底改革整筆過撥款為旗號當選成為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可見整筆過撥款在過去十多年也沒得到業界支持,違反業界意願。

早前鄰舍輔導會因財政問題導致出現服務腰斬及裁員風波,調查發現,約9成受訪者支持增加前線員工監察機構和參與機構服務規劃的權力,增加服務使用者權力的則約8成;亦有近9成受訪者支持社福機構推動集體談判權,及劃一資助服務與社署員工薪級表,落實同工同酬,保障員工權益。

戰線發言人陳紹銘說,業界要求同工同酬,保障機構員工權益。(陳智良攝)

另一方面,戰線說,在整筆過撥款制度下,機構開設新服務需面對投標,申請的基金難以持續,需以自資方式提供服務的問題,超過9成受訪者認為應考慮設立機制,將先導或自資服務轉為政府恆常服務,以及需設立更多常規職位取代合約制。

鄰舍輔導會早前表示,將腰斬21個服務計劃及裁員,張超雄說,這對服務使用者造成很大打擊,『邊緣青年及殘疾人士需要一個值得信任的社工和服務,有邊青已表示如原有服務腰斬,也不會再去銜接服務,像我女兒的殘疾人士,也需要相熟、可讓她信任的人安撫情緒,突然轉換新的服務者是難以應付,殘疾人士也會因對人失去信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