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媽媽辭職湊仔:孩子有常規生活比學ABC更重要

親子

發布時間: 2018/01/05 13:18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7

分享:

分享:

她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愛上教育,長大後走入特殊學校教授自閉症兒童英文,用教鞭春風化雨。她是兩孩之母,堅信為孩子建立常規生活比學英文字母更重要,辭去教席專心照顧兩個兒子,珍惜0至3歲的嬰幼兒成長黃金期。

80後夫婦Ares和妻子Joria,育有一對6歲及兩歲兒子。Joria的父親是設計小學課程,母親是幼兒園校長,受到父母的感染,她知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自小已經立志成為老師,大學修讀教育。

大學仍未畢業,喜愛孩子的她已與Ares結婚,翌年12月誕下大兒子,

一直以來的計劃都是在未踏入職場時誕下孩子,頭兩、三年由自己親自照顧。

故當照顧到兒子兩歲多時,她才投入職場,在特殊學校教授自閉症兒童英文。直至小兒子2015年11月出世,她再次放下教鞭,全職照顧小兒子。

陳偉能攝

從不聘傭人:傭人無法教育孩子

Joria解釋,0至3歲是嬰幼兒成長黃金期,小朋友不知不覺間長大,親自照顧孩子,最大的好處是讓兒子有常規的生活,學習自理、建立自信。她坦言,香港有個社會現象,很多父母需外出工作,照顧孩子的重任就交給長輩或傭人,

但很多長輩或工人姐姐只懂得照顧,卻不懂得教育。

由於Joria父母是教師出身,Ares坦言,兩名兒子很幸運,可以在教育環境中成長,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他和妻子從不聘請傭人,認為傭人只能在家務上幫到手,但在教育上無法做到,如傭人無法陪伴子女閲讀,且教育也並非傭人的職責。

【延伸閱讀】博士媽媽分享育兒溫習技巧 溫得多不代表效果好

嬰幼兒時期需建立常規

 她認為,嬰幼兒時期開始便需要建立常規生活,小朋友的作息、對人態度、自理能力,良好生活習慣,重要過學英文字母A、B、C,

這也就是大家所講的3歲定80,每個小朋友雖不懂得看時間表,但在他們心中有一個心理時鐘,知道每日日程,甚麼時間在做甚麼。

但有時小朋友每日常規往往被照顧者打亂,她舉例,有些長輩在小朋友原本是在玩玩具時間,因要趕著外出買菜,就立即帶小朋友出門,打亂小朋友的生活節奏,騷擾他們專心做的事情,

小朋友如果長期在没有常規環境下,會造成缺乏安全感,這就是有些長輩經常形容,小朋友無端端在扭計。

除了建立嬰幼兒常規外,Joria稱,嬰幼兒時期還需建立社交網絡,透過與多些嬰幼兒相處,建立安全感;另嬰幼兒時期需透過不同渠道學習,如在觸感方面,讓小朋友去公園,摸下、踩下草地等。

陳偉能攝

成為全職媽媽的Joria,卻沒有放棄自己的教育夢想。自從大兒子出世後,她不間斷地在網上分享育兒心得、家庭綠色資訊等,希望與更多的父母同行;當小兒子出世後,她再次投入全職媽媽角色,了解到更多嬰幼兒資訊,想為在職父母提供多些支援,遂想成立嬰幼教育園的理念愈來愈強烈。

她之後在元朗住宅進行一年家庭式託兒服務作為銜接,獲得家長支持,數位小朋友與小兒子一起成長,令其想幫助更多家長,遂於去年7月在元朗開辦MAMAGREENIA嬰幼教育園。

陳偉能攝

【延伸閱讀】孩子發脾氣不肯食飯 何基佑分享「飢餓大法」

父母角色是教育關鍵

Joria出生於教育世家,面對香港的整體教育制度,Joria坦言,教育制度上的演變,令老師工作量及行政上增大,導致前綫老師與學生交流減少,教學準備上亦有所減少,

但不管本港教育制度怎樣變,老師依然是好老師,學校只是其中一部分,父母角色才是最關鍵。

她和Ares均稱,從不強迫兩名兒子,亦不會催谷兒子考試要考100分,希望孩子要從興趣出發,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個世界變的這麽快,這一刻學業成績稍微有優勢,但10年、20年之後又怎樣呢,大家無從知道,小朋友良好個性、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一生受用,不是短暫的成績和成就。

陳偉能攝

深明教育重要性的Joria,她和丈夫拒做虎爸、虎媽,在幫兒子選校時,她直言是選近住所、考慮學校設施等,認為小朋友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就會有精神,另亦會注重學校用心教育。小兒子近兩歲,目前僅報大兒子之前所讀的幼兒園,笑言如不獲取錄,則到MAMAGREENIA上學。

撰文 : 黃存新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