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利用諾貝爾得獎物料「石墨烯」行騙研製充電器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1/04 16:35

最後更新: 2018/01/04 19:44

分享:

分享:

兩名研發石墨烯獲得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左)安德烈·海姆(右)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網上圖片)

騙徒聲稱以「石墨烯」(Graphene)研發高端充電器,確實存在及有可能。其實,「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的導電材料,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兩名俄羅斯裔物理學家海姆(Andre Geim)和諾沃肖諾夫(Konstantin Novoselov),在2004年研發出來,兩人共同在2010年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兩名科學家以最普通的透明膠帶,貼在常見於鉛筆芯的石墨上,再不斷黏貼及撕開,直至僅剩單一碳原子厚度的透明薄膜石墨烯。石墨烯由一層層碳原子組成,比鋼鐵堅硬百倍,且幾乎是完全透明,在電子中的運動速度極快,達到光速的1/300,導電性能比銅更佳,連接到電池會產生「無電荷電流」,比矽更有效率。

過去數年,出現不少公司研發石墨稀的產品,業界更將石墨烯比作「黑黃金」,亦有公司聲稱研發出石墨烯電池,不過只在鋰離子電池中摻雜了石墨烯粉,並非真正的石墨烯電池。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解釋,石墨烯是一種新的材料,由於它導電效能非常高,而消失率低,確可以用來製作電池或充電。惟因石黑烯面世的時間尚短,研發並不周全,故成功的例子並不多。他又直斥騙徒以「偽科學」騙人,非常不道德,

騙徒通常會以一些似是而非、並可在網上找到的科學名稱,氹人投資,他們將一些高端科技,說到似層層,但並非真科學。

他提醒,市民作出投資前,無論是股票、樓宇及高端科技,均需考慮風險,通常回報率愈高,風險就愈大,若市民不清楚投資產品的來源,應請教專家。

【延伸閱讀】警破高科電子產品騙案拉2人 涉行騙6,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