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國際保育評級升 快將瀕危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1/10 19:57

最後更新: 2018/01/11 19:48

分享:

分享:

中華白海豚的保育評級由「近危」上調至「易危」。(Cetacean ecology lab, SWIMS,HKU提供相片)

中華白海豚在中國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海上大熊貓」之稱,亦是香港回歸吉祥物,但近年數目不斷減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月將中華白海豚的保育評級,由「近危」(Near Threatened)上調至「易危」(Vulnerable),代表種群數量繼續下跌,快將成為瀕危物種。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上月15日將中華白海豚的保育評級,由「近危」上調至「易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經理(海洋保育)李美華指出,現時香港只剩下47條白海豚,比起2003年的150條,數字下降了7成,未來若面對環境改變,白海豚生存情況會更困難。

中華白海豚的保育評級由「近危」上調至「易危」。(Cetacean ecology lab, SWIMS,HKU提供相片)

李美華又指,近年發現多了幼豚及未成年的白海豚擱淺,形容情況並不樂觀,亦有數字顯示過去幾年找到的幼豚數量很少,令人擔憂。

她說,這幾年尤其是建港珠澳大橋開始,海豚數字突然急跌,現在又有三跑工程,香港的海豚有開始南下棲息的趨勢,但該處的海上交通非常繁忙,嚴重阻礙中華白海豚覓食,亦干擾海豚之間的溝通。

專家指,港珠澳大橋工程影響本港中華白海豚棲息。(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李美華希望政府可以在建議中的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和南大嶼山海岸公園,全面施行有效的管理,規範海岸公園內的捕魚活動,並限制船速,以及協助恢復本地漁業資源,使海豚有足夠的魚類捕食,同時減低海豚在海岸公園範圍內遭船撞的風險,冀令海豚數量回升。

望著海豚的數字不斷下跌,令人十分擔憂。但是一日還有海豚,我們都不應放棄,香港還可做更多措施保育海豚,希望可以扭轉劣勢。

今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級,是首次把白海豚的屬更新並細分5類。李美華指,以往未必有足夠資料更新保育狀態,細分5類可以顯示不同的亞種,在不同地區正面臨各種挑戰,例如在香港棲息的白海豚列作「易危」,但台灣海峽東部種群就已調升至「極度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