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MeToo變質?性騷擾定義考功夫
發布時間: 2018/01/11 00:30
最後更新: 2023/06/27 20:23
法國近日有過百名女士刊登聯名信,指#MeToo變質,變相打擊男性。更有研究顯示企業為免陷泥潭,或少請女性員工。性騷擾固應打擊,惟法律上如何定義問題不少,實際更可能過猶不及。
剛過去的第75屆金球獎力挺#MeToo運動,但知名法國女演員嘉芙蓮丹露(Catherine Deneuve)前日與過百名女藝人、教師及作家等在法國《世界報》刊登聯名信,指運動已變質為打擊男性,使街上搭訕及笨拙的示愛行為被曲解成性騷擾。
一眾女士的指控或非空穴來風。受#MeToo啟發,法國政府去年10月起準備向搭訕陌生女性的男子罰款;瑞典總理勒文(Stefan Löfven)去年底更支持立法強制要求發生性行為前,雙方須有口頭或非口頭同意。聯名信呼籲社會切忌過猶不及,指男性應有權對女子示愛。
文化政治評論家Denise C. McAllister指,將男子常見行為如搭訕視為具攻擊性,會破壞兩性之間的信任,使男子因擔憂被控性騷擾而不願與女子交往。如瑞典般要求情到濃時需有雙方同意證明,雖法律上最為周全,卻影響情趣。
美國婦女法律中心(NWLC)更指民意反彈不容忽視,男性員工長期拒絕與女員工獨處或影響女性職業發展,難獲擔任高層職位,而過去研究屢指高層多元化甚為有效預防性騷擾,若如此情況則難免有違#MeToo初衷。
Facebook營運總監Sheryl Sandberg表示自己雖然支持#MeToo,但聽聞業界已有聲音反對企業聘用女性。本港未知是否有此現象,但平機會去年指性騷擾案中僱主隨時比犯人罰得更重,如飲食集團皇上皇2011年曾有員工因性騷擾而被罰4千元,但集團因沒有採取「合理可行的措施」預防事件,而須向事主支付8萬元賠償及支付堂費。
平機會政策、研究及培訓總監朱崇文表示,本地僱主及僱員普遍不清楚性騷擾的定義,尤其是「環境性騷擾」。以電腦熒幕保護程式(screensaver)是裸女為例,不少人或以為自己電腦自己事,惟同事看到覺得不安已可能構成性騷擾,盡管事主本身沒有向他人做出不雅行為。
示愛及性騷擾界線為何容易模糊,性騷擾定義又何以屢現爭議?美國1991年Ellison v. Brady一案中,法院認為男女之間天生生理有異,所以對性騷擾的認知大有不同。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研究發現,男性當中只有近半認為身體接觸如拍肩膀可構成性騷擾,但逾8成女性則認為如此。
性騷擾絕不可妥協,人人有責。但兩性之間對其難以達成共識,或才是反#MeToo聯名信的導火線,性騷擾定義如何拿捏才最考立法者功夫。
港名人響應#MeToo
●香港田徑隊員 呂麗瑤
23歲生日時於Facebook自揭約10年前遭教練性侵,部分網民因她婉拒報警而質疑指控。她的經理人回應指,仍需時間及空間考慮應否報警求助
●前香港小姐 麥明詩
於Facebook撰文自揭曾在內地遭性侵,一度被質疑「抽水」甚至造假,遂上載警方信件證明早已報警,只是警方表示事發在內地,難以執法
●灣仔區議員 楊雪盈
曾表示去年10月於選區遭一名男子從後故意碰撞非禮,她其後尾隨對方及報警,成功將其拘捕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