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穿衣保暖法 中醫推薦「洋葱式」代替單件厚重穿法
發布時間: 2018/01/24 12:18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7
天氣寒冷,進入流感高峰期,近來面書上都多見到一眾爸媽為着小孩受寒發燒的心疼分享,相信父母們都明白小孩發高燒不退真的不能說笑,更有小孩因而入院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小兒如何保暖防病正是各家長不容有失的一課。
普遍家長都十分擔心子女的日常防護是否充足、會否着涼,但小孩真的會比大人更容易着涼嗎?確實!小兒的體表面積比例相對較大,散熱較快,而且皮下脂肪較少,長時期處於寒冷環境的耐受較差。加上孩童體溫調節功能未完全發育成熟,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較差,較易造成體溫過高或過低的現象。但若過分保暖,令小孩長期過於高溫,則會消耗較多蛋白質及能量,甚至生熱病。
到底要怎樣才是正確保暖法?在宋代醫家陳文中的《小兒病源方論》有提及養子十法:「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七者脾胃要暖……」當然裏面的頭及心胸要涼不是真的要那些部位「保冷」,避風避寒仍是要的,只是好多家長都十分緊張,在屋內溫度較暖和的情況下,孩子仍包裹得密不透風,其實這樣反而容易阻礙孩子陽氣的宣發,不宜穿得太厚太緊,一般3歲或以上的小孩,已經可以自行表達冷暖感受。
另外,孩子手腳冷不一定代表孩子需要保暖,幼兒的末梢血液循環未完善,有時手冷腳冷,但中央體溫正常,實屬正常範圍。同樣,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過熱,可能是孩子剛哭鬧或劇烈活動過後,這時要特別留意把汗抹乾或換掉濕了的內衣,避免吹風,很多時候小孩就是這樣着涼。
有時孩子處於病後的復元過程,頭部亦容易出汗,此時不要誤以為孩子太熱,而把外衣除去。更重要的是留意孩子的精神及活動情況,若與平時不同,就應多加留心。
筆者建議家長:替小孩穿衣保暖方法,應以多層較薄較輕便的「洋葱式」穿法代替單件厚重的穿法。一來可保證孩子的活動力,二來可以較易隨氣溫調節。內層以柔軟、透氣、排汗良好的純棉衣物為主,由於孩子多走動,容易流汗。建議家長留意衣服的透氣性,以中層保暖,外層防風,這樣照顧孩子就萬無一失。
撰文 : 張琛 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