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新公屋轉綠置居 需再評估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1/27 08:00

分享:

分享:

房委會擬將綠置居計劃恒常化,建議市值折扣較居屋多10%,若以去年市況為例即為6折。如計劃下周二獲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支持,政府最快年底推出新項目。

【延伸閱讀】景泰苑申請者︰單位細不吸引

【延伸閱讀】收樓60日擬交還公屋 加快流轉

不過特首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指,房委會可於今年底將火炭4000多伙新公屋轉為綠置居出售,消息稱現時要重新評估,料年底有決定。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強調,新項目未必全部位處火炭,認為或經由房委會討論後,得出新一套選址原則,之後由房屋署找合適項目。

去年入伙的新蒲崗景泰苑,作為首個綠置居項目,獲超額認購18倍,大受綠表家庭歡迎,關鍵是售價平、地點優。消息稱房委會已完成檢討,擬將綠置居計劃恒常化,出售對象仍然是綠表家庭,以及公屋輪候冊申請人。定價方面,房委會建議簡化機制,劃一把綠置居單位的折扣,定於較同年居屋高10%的水平。若以去年居屋按市值7折發售作參考,即綠置居單位市值6折,折讓率跟景泰苑相若。

地點方面,林鄭月娥曾稱火炭4,000多伙公屋,可轉為綠置居出售。不過有消息人士認為,一次過推售同一地點,而且如此大量單位,從無先例。他以私樓項目為例,形容多數是賣500、1,000伙,2,000伙已經好厲害,認為綠置居推行步伐應趨向穩健,建議火炭項目分開兩期發售試水溫。另一名消息人士則認為,若綠置居銷情緩慢,售樓期長達9個月以上的話,假設樓價有波動,社會或產生爭拗,影響政策成效。

據悉,房委會為減低單位滯銷的風險,及減少對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的影響,要重新評估選址,包括火炭及其他項目,料今年底推出首個綠置居銷售項目。

轉售限制方面,業主可隨時向房委會補價後,於公開市場出售綠置居單位。若不補價,業主購入單位首2年,只能以原價回售房委會,再轉售予合資格綠表家庭。第3至5年則只可於居屋二手市場,把單位售給綠表買家。購入單位屆滿5年後,就可於居二市場售予綠白表買家。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若綠置居按公屋標準興建,單位售價雖然肯定較居屋平,但面積難免較居屋細小,對欲置業的3人以上家庭來說,吸引力不大。他又指綠置居恒常化後,綠表家庭出路更闊,認為居屋的綠白表發售比例可調整,讓更多白表家庭置業。

【其他熱話】綠置居準業主僅一成屬公屋富戶

【其他熱話】施政報告提綠置居恆常化 基層憂延長公屋輪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