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尊重孩子人生 勿因愛成害

City

發布時間: 2018/02/02 00:30

分享:

分享:

作者Facebook專頁

家長過度介入孩子人生,或導致反目成仇。內地網上近日盛傳一篇萬言書,作者表示與家人斷絕關係全因他們過分操縱,導致自己出現人格缺陷。家長如何才能避免損害孩子於無形?

化名王猛的青年曾是四川某市的理科狀元,在北京大學畢業後赴美國攻讀碩士學位,12年來從未回家過年,6年前更斷絕與父母的一切連繫。他近日寫下1.5萬多字解釋原因及呼籲家長注意育兒方式,引起網民及《成都商報》、《人民日報》等關注及熱議。

王猛表示家長過分操縱其人生,可見於多種行為,包括將個人喜好強加在其身上、為其安排所有活動、私底下從其身邊人監督其情況、嚴格控制其社交圈子等,令其喪失基本自理及社交能力,人格內向及扭曲,需要接受心理輔導。該篇文章引來大批網民表示同病相憐,亦有人指摘他不孝。

屢有家長過度關愛子女導致問題叢生,著名新加坡華裔小提琴家陳美憶述自己被母親逼着學琴,更曾因此遭體罰,雖承認成功離不開母親的栽培,但已在10多年前斷絕母女關係。

中國內地或因過去實施一孩政策而情況更甚,同為高考狀元的知名歌手盧庚戌,因追求音樂被父親反對而一度與其斷絕關係。此類事件或在本港較少聽聞,但政府統計署去年數據顯示本地家庭住戶平均人數是2.8,反映本地家庭即使有孩子亦多只有一個,恐滋生不少所謂「獨生子女溺愛症」的現象。

家長何嘗不是對孩子萬般寵愛,但行為上往往有欠恰當。常見有家長以「為了你好」為由要求孩子按自己意願辦事,心理治療學家Susan Forward將此類行為稱為情緒勒索(FOG),表面上表示關懷,但實質上利用孩子對家長愛護的渴求達到自己目的。孩子將「不從」理解為「背叛他人好意」,於是長期掙扎於違背個人意願及違背父母好意之間,徒添焦慮及無助感。

《今日心理》認為家長應給予孩子充分選擇權,讓其覺得自己受到尊重;例如,選擇課外活動時應先讓孩子提出對甚麼活動感興趣,再提出自己見解;亦可提出多項活動,供孩子隨意挑選。

「別人家的孩子」在2011年成為國內網絡流行詞句,或反映望子成龍的家長傾向以其他孩子的優點凸顯自己孩子的不足,以作鞭策。浸大國際學院研究顯示,攀比課外活動數目不但增加孩子負擔,更使5成家長感到壓力。

新浪教育網指出適當的激將法或能喚起孩子的上進心,但使用不當則會使性格溫和的孩子倍感自卑,性格剛烈的孩子更會變得叛逆,建議家長讓孩子跟昨天的自己而非他人作比較,例如考試成績有進步,便值得褒揚。

教育專家Jane Bluestein強調孩子首先是獨立的個體,再者才是父母的後代,雖來自父母但不屬於父母。家長疼愛子女並無過錯,但因個人執着而使孩子討厭自己,又是否值得?

家長「傷害」孩子行為

  • 替孩子包辦一切︰父母若為孩子安排所有活動,免其做家務,會使孩子產生過度依賴性,生活態度愈趨被動,自理能力減弱
  • 言行但不身教︰家長個人生活及行為不檢點,容易被孩子模仿。家庭教育學院研究發現,逾7成本地家長不會向外傭表示感謝、上地鐵會打尖及搶座位,無法以身作則
  • 不信任孩子︰孩子若屢被長輩質疑,會對其產生敵意而拒絕溝通。防虐兒組織Stop It Now!表示,不少兒童被性侵犯後不願告之家人,因擔心不被信任
  • 盲目攀比︰家長用其他兒童的優點與自己孩子的缺點作比較,可能打擊孩子自信心;應讓孩子與其本人作比較,例如考試分數比上次高便值得讚揚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