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松炎敗選三大原因

政治

發布時間: 2018/03/12 17:31

最後更新: 2018/03/12 17:31

分享:

分享:

代表民主派的姚松炎,在九龍西會敗給民建聯的鄭泳舜,令不少人大跌眼鏡,可說出乎意料之外。綜合分析,姚松炎敗選有三大因素。

首先,本身來自功能組別的姚松炎,去年底才參加民主派初選,空降九龍西。他的出現本身未必能夠說服九龍西選民支持。從區內各票站得票分析,姚松炎主要票源以中產地區居多,但對於基層的吸票力量,明顯力有不逮。

其次是宣傳不落地。姚松炎在民主派初選雖然成績不錯,但他補選的拉票工作,卻在最後階段才真正開始;反之,鄭泳舜的宣傳早在一年前已密鑼緊鼓。再者,姚松炎的宣傳策略,集中在網上及概念新穎的「踏單車巡區」宣傳,對年長選民,不夠號召力。

最後是民主派之間的私怨。在初選過後,落敗的民主黨及放棄Plan B的民協,雖然都有落力為其助選,但選民不會單單因為「我支持的人支持你」,就輕易「過票」,而民協支持者眼見初選時,馮檢基慘被攻擊,不一定願意投票支持姚,而本土、激進派的支持者,亦未必有太大誘因投票給他。

從得票推測,鄭泳舜今次在九龍西補選的建制派得票,比2016年換屆選舉更多,完全未受投票率偏低所影響。換言之,九龍西投票率低,泛民支持者投票意慾不高,直接反映了姚松炎支持度不足。

撰文 : 傅流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