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都未必入到 拆解港生申請牛津劍橋錄取率 

親子

發布時間: 2018/03/16 18:19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6

分享:

分享:

港生獲牛津大學取錄的比率,較劍橋大學少。

升讀英國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等頂尖學府,是不少學生的目標,然而卻非人人如願入讀。海外升學機構Norton House根據牛津及劍橋大學的入學數據報告,統計近年申請牛津及劍橋大學、並獲取錄的港生人數,每年的平均取錄率人數約30至40人,可謂天之驕子。

本港2012至2016年平均每年有357人報考牛津大學,最後獲取錄的只有45人,即成功獲取錄率僅12.6%;而報考劍橋大學每年平均人數為461人,而獲取錄的學生較多,平均每年為76人,成功獲取錄率約為16.5%。

港生申請牛津大學的人數及取錄率。(資料來源:Norton House)

港生申請劍橋大學的人數及取錄率。(資料來源:Norton House)

報讀程序繁複

要入讀牛津、劍橋大學可謂「過五關斬六將」,Norton House執行董事廖若兒指出,先要提交公開試的預計成績(Predicted Grade),根據牛津大學收生基本要求,文憑試考生須有3科選修科達5級或以上,IB考生須達38至40分或以上;劍橋大學則要求文憑試考生有兩科選修科達5*級或以上、1科5級或以上,IB成績則要達40至41分或以上。

學業成績達標只是基本門檻,其後要呈交個人陳述、學校推薦信,還要通過入學試,才有機會獲得面試機會,因此可以面試已經超越至少4成考生。廖若兒指出,近年的獲取錄率已較高,以往成功率只有個位數。不少港生的成績雖達標,但因不熟悉報讀程序又欠缺支援,錯失入讀機會。

現在報考人數增加,部分人又報讀競爭較少的科目,所以取錄率較以往高。

【延伸閱讀】一隻牛體內有多少空氣?升學專家拆解牛津劍橋入學面試題

海外升學顧問助規劃

廖若兒表示,學生若想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對報讀科目要有一定認識,以展示學習潛質、好奇心和熱誠,因此心儀牛津、劍橋等名校的學生,應提早最少2年準備。現時有愈來愈多升學機構協助有意負笈海外的學生報考著名學府,以Norton House提供為例,由牛津、劍橋、帝國理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頂尖大學的畢業生,為學生度身訂造課程,一般超過100小時。

中心會按學生欲報讀的大學及學科,安排最少3名升學顧問及導師,協助學生撰寫個人陳述、大學課程教學,並有20至40小時的面試訓練。她建議,學生在中四暑假應決定欲報讀的科目,再接受課程教學。

150小時課程主要是教學生大學首年的課程,因為入學試和面試均有以科目為本的問題。當然學生學得愈多,導師亦會教得愈多。

另外,若學生可有與科目相關的實習或義工經驗,對報考亦有幫助,例如報考法律系的,如有為區議會或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助選的經驗,或到地區法院聆訊會更佳。

廖若兒表示,整個升學顧問及輔導服務費用為10萬至50萬元不等,視乎導師的資歷而訂,例如有學生需要牛津大學畢業的現職律師、或港大醫學院教授進行教學,費用就會較昂貴。

DSE考生 VS  IB考生優勢

名校面試講求思維和應變能力,而IB課程亦講求活學活用、突破思維,在申請牛津、劍橋等名校時,是否較本地DSE考生更有優勢?廖若兒認為,IB著重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面試表現或會較佳。不過,DSE考生的知識根基打得較好,入學試表現往往較優秀,因學生願意操練試卷,時間控制亦做得更好,學生應針對自己的短處加強訓練。

【延伸閱讀】港大同學會書院中六生 數理科突出獲牛津有條件取錄

撰文 : 林愛娜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