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加密貨幣技術 抗量子電腦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3/26 16:42

最後更新: 2018/03/26 16:42

分享:

分享:

區文浩(右)指,是次理大與蒙納士大學的合作為期三年,預計聘請近12名研究員參與研究工作。陳冬綾攝

電子貨幣交易為大勢所趨。香港理工大學遂聯同澳洲蒙納士大學、企業科銀資本,成立全港首個「區塊鏈加密貨幣技術聯合實驗室」,針對區塊鏈技術的運作效率、系統安全及私隱保密展開研究,對抗量子電腦攻擊;預計成果同時適用於檢測食物和藥物安全上。

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援區文浩解釋,區塊鏈是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的基礎技術,可將所有電腦用家的資訊記存於區塊內,並透過加密技術保護用家身份。區以帳簿作比喻,「現時每人都會擁有一本帳簿,進行轉帳交易時,會透過銀行驗證雙方帳簿再授權交易,但過程相當費時。」

而區塊鏈則將所有用家資料,集合在同一本帳簿內,用家只需透過數碼簽名即可授權交易,大大提高效率。惟區承認,區塊鏈仍存在私隱及安全上的隱憂。區提到,未來量子電腦的出現或會攻破區塊鏈的編碼,故現已就私隱保障方面展開研究,其中包括「可連接環簽名系統」,電腦只會驗證簽名的真確性,但不能確定簽署人身份,為支款人身份保密,避免用家私隱資料外洩。

區另指,區塊鏈的記存技術亦適用追蹤貨物由生產程序上,令記錄更全面、快捷。他透露,現正研究將技術應用於檢測食物和藥物安全之上,預計明年會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