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拆解3種常見頭痛 張力性頭痛或與頸椎錯位有關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8/04/12 18:4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5

分享:

分享:

常見的3種頭痛症狀。

《三國演義》中華佗因為建議為曹操作開顱手術治理頭痛,結果華佗未提刀卻先成為曹操的刀下亡魂。究竟曹操患上何種頭痛已難查證,但對於曾患過頭痛的人來說,頭痛症狀確是令人叫苦連天。

頭痛一般有偏頭痛、張力性頭痛、叢發性頭痛等之分:

偏頭痛症狀:發作於一側並有發作前視覺、味覺及嗅覺異常。

張力性頭痛:可以在頭後枕位置或一側疼痛,痛症多由頭頸肌肉攣縮引致,常與精神緊張有關。

叢發性頭痛:疼痛最為劇烈,自覺痛處在眼眶後緣,並可在頭痛發作時見同側眼白微絲血管充血,眼臉下垂等症狀。

臨床較常見為偏頭痛及張力性頭痛,而後者亦為針灸或針刺擅長處理的病症。

【延伸閱讀】中醫拆解養生時間表 晚上11時前不入睡易失眠頭痛

張力性頭痛的原因亦可與上頸椎錯位有關,機械性壓迫枕大神經或枕下神經,誘發神經炎症,引致頭外側及眉眶外疼痛。處理張力性頭痛,急性期理應要頭痛醫頭,紓緩痛症;但當症狀緩解後,則應治療病源,改善頭頸筋膜攣縮,並處理好舊有頸椎病。

要預防症狀發生或復發,患者應留意平常肩頸姿勢,避免寒背、頭傾向前的坐立姿;避免過高或過矮枕頭;不作長時間觀看電腦屏幕、電視或手提電話。

另一方面,多做頸部運動,例如頸向內收「雙下巴」,目的是訓練頸前方的深層屈肌,及拉鬆頸後的深層伸肌,幫助改善頭頸姿勢;亦經常作上斜方肌的伸展運動,動作是把頸側向一側,至頸後外側有牽拉感。

此外,中醫理論相信頭為諸陽之會,疼痛常與風寒濕熱邪有關,所以張力性頭痛患者更應為頭頸保暖,避免頭頸部位在洗頭後立即吹冷氣或風扇。

遇到頭痛,不應慌忙作亂。病向淺中醫,無論中醫或西醫,找到病源,改善生活習慣,效果亦理想。

【延伸閱讀】英國研究:LED燈易致頭痛暈眩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盧文健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