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先使未來錢」 月入1萬欠40萬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4/07 08:00

分享:

分享:

洗腦式借貸廣告加上社會鼓吹碌卡消費,令本港80、90後年輕消費者先使未來錢情況普遍,最終落得周身債。

消費主義盛行,加上洗腦式借貸廣告氾濫及鼓吹碌卡消費,令本港80、90後年輕消費者「先使未來錢」 情況普遍,最終落得周身債,有剛投身社會工作的90後男女,因過度消費及借貸投資,負債10萬至40萬元不等。

有社工指出,近年年輕人欠債求助數字有上升趨勢,定力不足的他們,容易身陷購物、賭博、參與高風險投資等糖衣陷阱,提醒年輕消費者要學懂先儲蓄、後花費。

一名逾20歲、剛投身社會工作的90後女生,因愛購買衣服及名牌而過度消費,2015年向財務公司借貸至少5萬元,連同已背負的卡數,合共負債逾10萬元,還債期約3年,她的家人曾為她還債逾一年,惟其後雙方因事鬧翻,家人決定不助還債,女生更有意搬離家中獨立生活,但由於仍在負債中,遂向家庭社工求助,獲轉介至香港家庭福利會跟進。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張雅琳憶述,與事主了解期間,對方認為以後只要節衣縮食、以及不花費不買名牌,便可應付搬家後的租金及生計,惟實情是,月入僅約1.3萬元的她,每月需還債8千元,餘款有機會連劏房租金也應付不來,經了解輔導後,建議事主主動與家人和解,一同解決財務問題。 

明愛向晴軒債務及理財輔導服務項目主任翁麗萍亦透露,一名20多歲、月入逾1萬元的男生,今年3月初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結識新朋友,大家曾討論投資話題,該男生被新朋友推介購買倫敦金項目,聲稱月初投資、月底便可得到不錯回報,更建議他投資40萬元,以賺取更多回報。事主不虞有詐,向財務公司借貸投資,但其新朋友在收取金錢後,便逃之夭夭,事主懷疑受騙並告知父母,向明愛尋求協助。

【延伸閱讀】商人墮投資騙案 購森林地欠70萬

【延伸閱讀】青年緣何易墮債務危機?

翁麗萍指出,年輕人因欠債而求助的個案,在近10年間穩步上升,以明愛每年接獲4千至5千宗理財求財個案為例,當中約22%求助人屬30歲或以下的80、90後男女,比例較10年前增加約5%。張雅琳亦言,過往接觸的個案中,求助的年輕人(80後或90後)多因購物、賭博、參與高風險投資等而負債累累,債務介乎10萬至30萬元不等,部分由家人協助還債,其餘的多靠自己還款解決。

兩名社工均提醒年輕人,應先儲蓄後花費,建議單身者可將月入3成金額儲起,再妥善分配餘額的使用;並掌握每月個人財務及債務(如有)狀況,亦宜每月記錄個人消費項目及金額;借貸前更要衡量個人還債能力,切勿借貸套現還卡數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