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不等於排毒 中醫:坐着也出汗可能是體虛所致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8/04/09 13:5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5

分享:

分享:

出汗不等於排毒。

清明節過後,溫度一路上升,天氣熱人就容易出汗,正常的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方式。當我們覺得熱的時候,或者在做運動的過程中,出汗是正常現象,但如果身體出汗異常就不能大意。

在中醫觀點裡,汗液的產生,來源於我們日常飲食經過消化系統加工產生的營養精華(津液)。汗液是津液的一個重要組成。出汗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充足的津液作為物質基礎,還需要陽氣溫煦、蒸騰、推動,來使津液透出體表成為汗液。

想象一下,煤氣爐的火,煮滾了一鍋水,水蒸氣沸騰,碰到冷的鍋蓋,就凝結成水珠。於是,出汗的原理,就是人體內的陽氣,因為自身的溫煦作用,使得身體的津液蒸發,通過肌膚腠理(毛孔)排除體外形成汗液。

通過適當的排汗,可以起到調節體溫、宣通肺氣、祛除病邪、潤澤皮膚、改善循環等作用。如果出汗過多,就相當於體表的閘門開合出現了問題,一來會使體內的精華隨著汗液的排洩白白流失,二來外邪會趁機順著這些閘門進入人體作怪;如果少汗,或者無汗,也要引起格外重視,這可能是人體陽氣虛弱無法讓汗液透出體表,或是精血津液虧虛導致汗液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生成所致。

怎麼判定自身是否出汗過多? 

  • 自汗:氣虛或陽虛

表現:在日間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容易出汗不止,稍微運動就大汗淋漓;在冷氣空間,室溫24-28之間攝氏的環境靜坐,仍出汗者;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平時容易精神不振、面色蒼白、身體虛弱、食慾差、怕冷等。

食療推介:黃芪止汗湯 (健脾益心、補氣止汗)
 
材料:黃芪30g、淮山30g、南棗10枚、蓮子30g、龍眼肉15g、防風10g、瘦肉200g

製法:洗淨材料,瘦肉洗浸汆水,把所有材料放入煲內,以12碗水煲煎約2小時,後加鹽調味即成。

提醒:如開始出現喉嚨不適要停飲。

  • 盜汗:多為陰虛

表現:入睡後出汗,半夜會熱性,背部或全身出汗,醒後汗會慢慢停止,影響睡眠品質。陰虛引起的盜汗,同時會出現容易煩燥、面部發紅、消瘦、便秘、口舌乾燥等症狀。

食療推介:太子黑豆小麥湯 (補益肺腎、滋陰斂汗)

材料:太子參30g、黑豆30g、浮小麥 30g、紅棗20枚(去核)、五味子10g、瘦肉200g

製法:洗淨材料,瘦肉洗浸汆水,把所有材料放入煲內,以12碗水煲煎約2小時,後加鹽調味即成。

提醒:如開始出現喉嚨不適要停飲

特別提醒:香港人夏天無論返工或放工后都離不開冷氣之中,缺乏運動,陽虛體質多見,適當溫補并不會燥熱,反而有助於調節體內陰陽平衡。無論自汗或盜汗,根本原因都離不開體虛所致。

臨床上不少病人總會覺得夏天出汗全因為濕熱所致,過多飲用涼茶,好怕燥熱上火。由於脾胃特性喜溫怕冷,所以過度飲用涼茶會損傷脾胃陽氣,令身體虛上加虛。

文章獲中醫健康日記授權轉載。

撰文 : 彭淑儀 註冊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