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生與死的病理科醫生 20分鐘判斷腫瘤是惡性良性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8/04/23 17:46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5

分享:

分享:

曾為死者與生者服務,許醫生認為病理解剖和病理研究的意義都非常重大。

前線醫生救死扶傷搶救每個生命,背後離不開默默付出的幕後醫生。病理科醫生又被稱為「醫生的醫生」,他們毋須直接接觸病人,背後利用專業知識幫忙前線醫生作出診斷,很多病痛例如癌症、腫瘤、息肉、內臟等,都需要他們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落下最後判斷,再由前線醫生對症下藥。TOPick訪問養和醫院病理學專科醫生許嫣,與大家了解病理科醫生的工作和使命。

病理學專科醫生許嫣從事病理科13年,曾經做過很多病理科解剖的個案。現時她已經由公立醫院轉到養和醫院工作,病理解剖的需求減少了,更多的,是為病人判斷出正確的病因,令病人及早接受治療,不受病魔折磨。

病理科醫生許嫣已經從事病理科工作13年。(陳智良攝)

何謂病理科?

病理科的工作主要可分兩大類:觀察人體組織以判斷病人是否患有癌症、癌症的類型、屬於第幾期甚至建議用的化療藥物等;另外亦會幫忙處理手術中的急凍切片,他們要在20分鐘內急凍標本,然後切片觀察,再判決該組織是良性還是惡性。如果檢測出來屬於惡性,醫生便可在手術中直接處理。

要20分鐘內判斷標本組織是良性還是惡性,肯定有一定困難,許醫生指因為急凍切片的組織沒有去水、蠟化等步驟,所以可能會有假象或是不清晰的地方。

要在20分鐘內觀察有點模糊的切片,再準確地回答醫生,壓力會較大,因為一答錯就會影響病人的手術程序。

而且要觀察細胞是良性還是惡性也不容易,因為有些腫瘤會處於良性與惡性之間:

長遠而言,未必會擴散至全身,但切完又會再長出來、慢慢變大。

醫學並非只有黑與白,大部分都是灰色的。例如同一種肺癌,都可以有不同的生長面貌,所以判斷時要靠很多經驗,亦要互相問人,綜合大家的意見才可以作診斷。

許醫生說,同一種癌症都可以有不同的生長面貌。(陳智良攝)

病理科醫生又可分為法醫和解剖學病理科醫生,兩者都會解剖屍體,不過法醫解剖的為刑事案件,而解剖學病理科醫生解剖的一般不涉及刑事,例如是自殺、家屬投訴醫療失誤、突然猝死等個案。許醫生以前在公立醫院時也會間中負責解剖屍體找出死因,有不少難忘的回憶。

【延伸閱讀】港大解剖教授決定成為大體老師:用我的身體再教最後一次

穿梭生與死

先後為死者與生者服務,許醫生認為兩者的意義都重大。病理解剖可以幫助死因不明的死者找出死因,令家屬安心和釋懷。她指如果死亡證最後寫上死因不明,家屬都會耿耿於懷、難以放下。

而病理研究就可以透過顯微鏡觀察病人細胞,幫仍然在世的病人作出最正確的診斷,滿足感會更大。

給一個死因對於家屬來說很重要,使他們可以安心和釋懷。不過我更喜歡做病理研究,因為可以幫到尚在世的病人診斷病症,滿足感更大。

許醫生每日都會觀察接近200張抹片,曾經就遇過一個患有腸癌的中年病人,本來已經驗出癌細胞擴散至淋巴和肝臟,基本沒有生存希望。不過最後採用了一種最新的免疫治療,結果幾個月後癌細胞就完全消失,「找來找去都再也找不到癌細胞了」。

【延伸閱讀】當晚期癌症病人遇上新療法 可望取代副作用較多的化療

病理研究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可以作出最正確的診斷。許醫生指,曾經有一名60多歲的病人,本來以為他患上骨癌,難以根治,後來經過病理研究和化驗,發現原來病人屬前列線癌擴散。

她表示,病人向前線醫生稱自己盆骨痛,照過全身掃描後只發現盆骨有10cm的腫瘤,其他地方完全沒有問題,令醫生認為病人最有可能是患上骨癌。不過當許醫生一放病人的抹片在顯微鏡下,一切就真相大白。

我一看就知道不是骨癌,應是另一個地方擴散過來的腺癌。

許醫生每日都會觀察接近200張抹片,當中以癌症為主。(陳智良攝)

許醫生隨即向前線醫生肯定指出病人並非骨癌,而是腺癌,然後便用了標本做各項化驗,找出病源。

我做了很多種的腺癌檢驗,發現病人屬於前列腺癌擴散。但可能因為癌瘤太小,所以做全身掃瞄時照不到。

當找到病因後,前線醫生就可以對症下藥,知道病人要服用什麼藥物、做什麼切割手術、採取什麼療法來醫治癌症,可見病理科醫生的職責何其重要。

【延伸閱讀】中期肝癌病人新希望? 中大研新法更有效殲滅癌細胞

癌症年輕化

做了13年病理科醫生,許醫生眼見癌症病人愈來愈年輕,亦有感而發:

自己年紀愈大,就覺得病人年紀愈小。一來會為病人惋惜,這麼年輕就患上癌症;二來,一想到自己,就會驚。如果明日輪到我(患有癌症),該怎麼辦?

眼見癌症病人愈來愈年輕,許醫生更感恩現時的生活。(陳智良攝)

許醫生每日都會接收到很多癌症病人的抹片,當中更不少二、三十歲的年輕病患。她指出,乳癌、腸癌、肺癌愈來愈年輕化,甲狀腺癌、鼻咽癌亦是年輕人常患的癌症。

我都快40歲了,每當見到二、三十歲的癌症患者,都會覺得自己的每一日是賺回來的,所以特別感恩現時的生活。

【延伸閱讀】末期癌症患者變身騎士 征服環島遊:用僅餘時間做更有價值的事

千萬細胞中的樂趣

雖然甚少病人會感謝病理科醫生,但許醫生指成功感仍然很大,因為可以在千萬細胞中找出幾粒不正常的細胞,診斷患者有沒有癌症或發生病變。

有時真的靠幾粒細胞就令我知道病人患有癌症,幫他找出病源。然後就可以想像他將要做什麼治療,復發機率有多少等等。可以在很少的組織中,推斷到病人的情況,就好像偵探一樣,令我覺得好有趣。

每日看著細胞,不能對著病人,會感到無聊嗎?許醫生笑言,細胞組織其實非常漂亮,又可以學到新知識,所以非常有意義,不會無聊。

在顯微鏡下,每個細胞組織都很有特性,非常漂亮,很有次序,為什麼會覺得悶?

撰文 : 楊宛茜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