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錢4000蚊】政府派4000元行政費3億 最快明年2月起接受申請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4/20 21:48

最後更新: 2019/01/18 17:57

分享:

分享:

港府明年2月起接受合資格人士申請領取4千元。(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政府上月宣布以「關愛共享計劃」,向合資格市民派發4000元。所有合資格人士明年2月1日起接受申請,為期3個月,估計涉及公帑113億元。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文件,交代發放4千元詳情。如草案獲立法會通過,計劃最快在明年2月1日至4月30日接受合資格的市民申請。計劃會以個人為單位審核申請人申請資格,合資格人士可以在限期內,向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轄下的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職津處)提交申請,並需要同意授權職津處向稅務局﹑土地註冊處及差餉物業估價署核實其退稅額﹑物業擁有權及差餉寬減額資料。

職津處會就計劃開發電腦系統﹑接收及處理申請﹑發放款項及處理投訴和調查﹔亦會設立辦事處,人手編制包括41個由內部重行調配的公務員職位,及706名為期一年的非公務員合約員工。

職津處已展開相關籌備工作,在接受申請期間,職津處只需要申請人的基本資料以核對其申請資格,處方也會就每宗申請發出申請結果通知書,款項會存入每名成功申請人在申請表格所寫﹑以其本人名義開立的本地銀行賬戶,如申請人沒有本地銀行賬戶,則需要親身前往職津處領取現金支票。

文件又指,如有申請人不滿結果,可在通知書發出後4星期內,以書面向職津處上訴。

當局估計計劃最多有300萬人受惠,估計涉及113億公帑,當中3億元是職津處推行計劃的員工開支﹑辦事處租金及資訊科技開支等行政費。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月23日公布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關愛共享計劃」,作為《財政預算案》「補漏拾遺」。計劃讓符合相關條件並且在17至18年度沒有繳交薪俸稅的市民,每人可獲一筆為數4000元的款項;如果退稅少於4000元的市民,亦可以獲得發放差額。

申請資格:

  • 年滿18歲
  • 持香港身分證(包括新來港人士,但不包括來港工作﹑求學或接受培訓的非永久性居民及其受養人)
  • 通常居住在香港(包括暫時離開香港而在合理預期情況下會返港居住的人士,例如出差﹑留學或求醫而離港的香港居民)
  • 沒有受惠於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就綜援﹑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發放的額外兩個月款項
  • 無需繳交17/18課稅年度的薪俸稅
  • 在香港沒有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