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追上潮流 電子錢包收款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4/24 00:23
最後更新: 2018/04/24 00:24
看準年輕人貪易做、搵快錢心理,騙徒發布求職廣告或行騙的渠道,由早年於印刷媒體,轉移到網上發帖。
近一兩年更湧現關於金融工作的騙案,手法亦追上潮流,要求事主利用電子錢包過數。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稱,去年接獲轉介處理一宗投資騙案,一名初中生透過網上社交媒體看到騙徒帖文聲稱,付出數百元便可參與投資,隨投資產品市價上升而獲利。事主投資500元,騙徒要求事主以電子錢包過數,再以相同途徑給予10元回報後,便失去聯絡。
另外,一名18、19歲年輕人約2年前經朋友介紹認識騙徒,被教唆在社交媒體發帖,吸引人借錢或買投資產品,並負責邀約網民與騙徒會面交易,從中獲取可觀佣金,疑涉及欺詐行為卻懵然不知,年輕人做過1、2次後感不妥才停止。
陳指出,求職騙案事主心態一般是為搵快錢,見到有關工作易做,如毋須學歷、安坐家中便可獲利,或是長間未找到工作,心急之下被騙徒游說。若只被騙去數百元,事主一般認為金額較小及覺得醜而不會報警或向社工求助,估計有更多同類個案未被發現。
警方個案大部分受害人年齡是40歲以下,陳估計這個年齡層較多使用社交網絡,容易接觸到騙徒發出的求職廣告帖文,較易中招。